從10月開始的秋糧收購季到如今已快要接近尾聲了。今秋我國多地糧食豐收,但據相關媒體報道,河南、江蘇等部分地區的農民卻難以喜悅,原因在于糧食增產卻難賣,即使賣出了也被壓價,一年辛苦下來利潤不多。例如新華社記者日前曾報道,從今年夏糧收購啟動到秋糧上市,“賣糧難”的情況在河南多個地方“抬頭”,排隊賣糧、“人情糧”、“壓級壓價”等現象頻發。而江蘇海門的糧食價格暴跌20%。
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大豐收,已連續兩年穩定在12000億斤以上,但賣糧問題卻日益嚴峻,每年被曝光的“賣糧難”地區可謂是輪流轉。國家和地方政府也不是沒有干事兒。為了鼓勵農民種植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糧食作物,國家推出了糧食托市收購制度。從04年開始國家先后對稻米、小麥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07年起對玉米、大豆、棉花等實行臨儲政策。大抵就是,國家指定企業,例如中儲糧公司,會以高于市場的價格來收購,避免糧價暴跌損害農民利益。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有看上去這么好的保護制度,為何還會“谷賤傷農”?
筆者認為,癥結恰好就出在糧食托市收購制度上,沒有讓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國際市場、關稅、進口配額等因素有一定影響,卻不是主要原因。不可否認,這種由行政手段決定價格的托市制度初衷是好的,可實施方案和執行過程卻簡單粗暴。隨著糧食連年豐收,收儲點庫存積壓,托市收購已經完全扭曲了資源配置,還增加了交易費用。
近幾年,最低收購價和收儲價格已幾次上調。對于農民來說,高于市場的收購價格可能會讓他們在心理形成一個種糧能帶來良好收益的預期,這就使得他們沒辦法根據市場供需情況做出正確判斷。恰巧今年許多地方的收儲點都滿了,據媒體報道當前國有企業庫存糧食為近10年最高值,其中最低價糧食占總庫存的87.2%。農民種的糧食只能另找其他企業來收購,但它們不是最低收購價的委托庫點,自然就是根據市場行情,依質、供求等論價。而這才是真正的市場價格,低于糧食最低收購價的價格。
這樣的市場價格也是綜合國際糧價的結果。于是牽扯到高于市場價收購帶來的另一個問題,“高價差”使得國內糧食在面對來自國際糧食時失去了競爭力。目前的國際糧價比2011年和2012年最高點時大跌40%-50%,即使是到岸價格加上匯率因素以及各種稅之后普遍都比國內的低。據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表示,今年1至9月,中國國內小麥平均批發價格較進口高出37%,大米和玉米的價格分別高出42%和51%。如今國內經濟不景氣,企業日子普遍難過,在降低成本的趨勢下,自然會選擇國際糧食。而我國糧食凈進口去年已突破1億噸大關,今年前7月進口糧食達7256.8萬噸。
形式看起來不容樂觀。農民種糧連年難賣,成本與日俱增,為了減少自身損失,會更加希望中儲糧來收購自己的糧食。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排隊賣糧、“人情糧”、“走后門”等事件頻發。中儲糧等委托庫點是稀缺資源,他們有收購決定權,收購誰的糧食,以什么價格收購,包括設立中間方,貓膩很容易在這些層層通道里產生,隨之帶來的是交易費用的增加。
如今已到不得不改革托市收購制度的時候了,否則賣糧難、糧賤傷農的問題就無法得到根治。糧食托市收購其實可以看成是一種政府補貼,但從執行來看,補貼是直接轉移支付到收購企業和儲備環節,而不是農民,農民收益不大。回歸市場,指的是農產品價格,而不是完全摒棄價格補貼,只是補貼的機制需要改變,要減少政策對市場的扭曲,真正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讓農民能實現增產增收,而不是多收了三五斗卻要到處求爺爺告奶奶才能把糧食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