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近日在“中國現代鄉村旅游30年論壇”上表示,中國每年國內旅游人次達36億人次,其中18億人次在鄉村,農民直接接待的至少在6億人次以上。預計未來5到10年,鄉村旅游接待人次可達20億人次,農民直接接待可達10億人次。(9月20日《四川日報》)
伴隨著消費結構從生活必需品時代轉向耐用消費品時代,旅游逐漸從精英消費轉向大眾消費。旅游不僅使人們釋放壓力和緊張情緒,消除日常生活的不適,也為人們展示了另一個世界。在物質生活漸次豐盈的當下,人們對精神家園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并不是一個人的一時沖動,而是許多人發自心底的利益訴求。
旅游作為一種消費活動,不僅具有經濟意義,也具有文化意義和社會意義。換言之,旅游不僅是消費者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的過程,也是消費者進行趣味區分、文化分類、意義建構和社會關系再生產的過程,是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聯結點和匯聚點。發展鄉村旅游,不僅有助于提升游客的消費體驗,也有助于改善農民的生存生態,推動“精準扶貧”。
今年7月,筆者和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20多名學生一起到恩施市芭蕉侗族鄉楓香坡侗族風情寨進行田野調查。這個原本貧窮落后的鄉村,大力發展茶葉種植等生態農業和以民俗文化為依托的鄉村旅游,不僅改變了村容村貌,也讓村民們脫貧致富,被一位前來考察的中央領導同志稱贊為是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
旅游作為一種將消費者的需要、認同、情感、文化勾連起來的經濟活動,是對消費者生活方式和消費文化的外在呈現。在鋼筋水泥建構的“城市樊籠”里,依然有部分人保持著對“田園牧歌”的向往,渴望回歸自然,回到“慢生活”的狀態。鄉村旅游要提升吸引力和競爭力,既要保持自然風光的原汁原味,也必須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旅游產品開發,讓游客的出行之旅更加便利、更加有品質。
在楓香坡侗族風情寨,許多“農家樂”在保留侗族民居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在內部配置了現代化的生活設施。更為關鍵的是,在一個功利和算計大行其道的時代,一些“農家樂”老板并沒有鉆進“錢眼”里,而是用貼心、細致的服務讓游客感受到光亮和溫暖。倘若農民流失了赤子之心,鄉村旅游的品質就會大打折扣。
轉型的壓力,創新的挑戰,考驗著每一個鄉村旅游從業者。只有解決產品初級、模式單一、市場飽和、競爭惡性等問題,只有讓游客在體驗自然風光的同時感受人文情懷,鄉村旅游才會讓游客“記得住鄉愁”,才會更有吸引力和競爭力。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