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阿什民主治理和創新中心十多年來一直與北京的零點研究咨詢集團合作,記錄中國百姓對政府的態度。去年,調查人員對3500人進行了調查,以了解他們對中國各級政府的看法。調查顯示,群眾對縣級、區級和更低級別政府的滿意度降至2003年以來的最低點。對鄉鎮一級政府,只有7.8%的人表示非常滿意,有47%的人表示比較滿意。(9月15日澎湃新聞網)
縣級、區級政府,鄉鎮政府與群眾接觸最多,也負擔著上級政策落地最關鍵一環節,他們職權有限、事情多、責任大,但是很遺憾卻“吃力不討好”地成為了群眾滿意度最低的政府。也就是說,盡管與群眾直接接觸,鄉鎮和縣區政府在執政過程中并沒有給群眾留下好的印象,沒有達到與群眾“日久生情”的效果。
筆者認為,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一是基層政府工作人員自身的原因。少有的貪腐、不作為、慵懶散、推諉扯皮,帶壞了整體干部形象,讓群眾心生不滿;二是在諸如拆遷安置、計劃生育、城管執法、信訪等重要工作中,一些基層干部難免工作方式不當或暴力執法,引起群眾不滿;三是信息不對稱,信息公開不及時使得群眾不了解基層政府在忙什么,也就無法消除懷疑與不信任,自然公信力就降低了;四是群眾對市級、省級乃至中央政府“距離產生美”,而對于直接接觸的鄉鎮、縣區級政府,由于直接看得見其行為,了解更多,評價更多,自然不滿意也就更多。
群眾對縣級、區級政府和鄉鎮政府滿意度低是相當危險的,若不加以改善,勢必將加強基層政府與群眾的對立。這樣的調查結果也是一面鏡子,它檢驗出基層政府的不足之處,也指出了改善政府與群眾關系、實現自身形象“逆襲”的關鍵所在;鶎诱ぷ魅藛T抓好作風建設、改變自身形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探索如何科學執政,在構建服務型政府、推進依法行政的理念下如何重塑基層政府形象。
筆者認為,基層政府強化自身服務意識是關鍵,只有擺正了自己的位置才能不越位、不缺位,才能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減少各類引起群眾不滿事件發生的概率;其次要堅持依法行政,提高基層政府工作人員的法律素質,規范行政執法主體,明晰職責權限,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行為;三是認真傾聽民意,科學決策,基層政府是直接服務群眾的,很多工作群眾評價不高,主要是因為沒有順應民心民意。這就需要基層政府要更多地問政于民、問需于民,把群眾的需求擺在第一位,而不是任由個別領導干部說了算;四是要搭建群眾與政府溝通的橋梁,溝通是了解的開始,是取得信任的基礎,只有讓群眾了解了政府的所思所想所為,才有助于獲取群眾信任,并讓權力的運行更加陽光透明。
另外要加快推簡政放權的步伐,理順政府部門內部間的關系,解決職能交叉、職權不清、相互推諉扯皮等問題,把市場該做的下放給市場,從而使得政府有更多精力實行創新和強化社會管理,將好的管理措施用在民生大計上。
雖說無法“距離產生美”,但基層政府理應從改變自身做起,實現形象的“逆襲”——不僅僅是為更好的口碑,更是為了成為一個更加務實、親民、高效的政府。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