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曝出“一名‘京韓醫美’學員在家中練習扎針,為忍住疼痛,她口中咬著塑料袋”的圖片。據調查她和眾多學員,通過在“京韓醫美”進行為期一周的培訓后,就開起了自己的蝸居微整形工作室,這些對注射一竅不通的人,忙著為顧客打肉毒素、玻尿酸、蛋白針。(9月9日《新京報》)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幾年整形、美容產業的發展,給越來越多的愛美人士帶來了“變美”的希望。尤其是微整形,它作為當前比較先進、相對安全的整容技術,頗受愛美人士的追捧。而且,也有不少人禁不住這“美麗注射”下暴利的誘惑,紛紛加入到了微整形大軍,通過開設自己的微整形工作室,企圖從中“分得一杯羹”。現在,在一些大城市,無論是熱鬧的市區,還是相對安靜的小區,我們隨處可以見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整形工作室,真可謂“整形無處不在”。
伴隨著“蝸居微整形”的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整形糾紛也困擾著消費者,因整形毀容、毀家、威脅生命的事件不在少數。究其根本在于一些不合格,甚至是違規成立的微整形機構,他們給消費者帶了“變美”的希望,卻進行著“無知者無畏”的注射。同時,整容培訓機構“想培訓就培訓”,整容工作室“想開設就開設”,整容糾紛事件“想私了就私了”,也給監管部門和衛生執法部門,敲響了警鐘,對于“微整形”再也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微整形機構必須加強行業自律,追求整形“正規化”。當前,微整形機構魚龍混雜,甚至一些微整形機構為了牟取暴力,簡單開設幾門課程,簡短培訓幾天,就給學員頒發“證書”。試問,這樣的“證書”能有多少“含金量”?這置“十年磨一劍”的整形技術于何地?也難怪整形糾紛接連上演。對于此,微整形機構應該好好反省一下了,怎能為了利益而不顧國人的“面子”,又怎能一談錢,就從熟人“開刀”。從事微整形可以,但是首先要有一顆“正規的心”,必須經過正規機構的培訓,拿到相應的格證證書,才能“下手注射”。
監管部門必須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保障整形“法制化”。微整形工作室的開設需要經過衛生執法部門、工商注冊部門等相關部門嚴格審查,但是當前一些微整形工作室都是在自己的家中開設,不掛牌子,這必然加大了監管的難度。即使管理部門發現了一些違規的微整形工作室,只要沒有人舉報,沒有發生糾紛事件,也都是“視而不見”,這必然縱容了一些人投機取巧,違法違規開設整形工作室。因此,整治“微整形工作室”,需要監管部門加大查處力度,對違反規定的整形機構要嚴格關停,并加以處罰,將整容市場納入法制化軌道。
此外,在“步步驚心”的整容面前,愛美人士要做好心理準備,謹慎選擇。如果要整形,就必須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切莫圖便宜被人“忽悠了”,最終造成“貌財兩失”,甚至危及生命。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