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和新生一起走進了邱德拔體育館迎新現場。北大今年錄取本科新生4006人。約有500名家庭經濟困難的本科新生通過綠色通道入學,兩名孤兒新生獲每年2萬元資助。北大今年首次提出為經濟困難新生提供精神支持。(《北京晨報》9月6日)
觀新聞后的跟帖,大家對“精神支持”褒貶不一。有人說,所謂“精神支持”其實是一種“精神歧視”,你咋知道貧困學生在精神上一定貧困呢?也有人認為,對貧困大學生來說,精神的迷茫比物質的匱乏更可怕,因而抓好他們的思想建設非常有針對性。
筆者傾向于后一種觀點。貧困大學生因為經濟條件不好,在生活中可能面臨更多的困難和迷茫,在做好物質幫扶的同時,關注他們的思想波動和心理感受,引導他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名利,不僅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也為做好全體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索經驗。因而,北大首提“精神支持”貧困生,不僅不是對貧困大學生的歧視反而是對其進行重點關愛,彰顯了北大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不過,北大的“精神支持”目前尚在剛剛提出的“概念性”階段,支持的對象也僅限于貧困大學生。后續如何豐富支持的手段和方法,拓寬支持的對象,逐步形成系統性、完備性的思想引導體系,目前尚沒有清晰思路。筆者認為,“精神支持”若要取得實際效果,兩個方面絕不能忽視。其一,必須關注學生的精神需要和心理感受,學生不喜歡脫離實際、空洞無物的“高大上”灌輸和說教,而喜歡針對某個具體問題或困難的辨析和引導,這就要求“精神支持”要細而實,做到“潤物細無聲”。其二,“支持”手段要多樣,頻率要加密。應結合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綜合利用勸導、啟發、鼓勵、同情、支持、評理、說服、釋疑等方法,幫助大學生認識問題、改善心境、提高信心,從而促其身心健康發展。
由此不難看出,做好“精神支持”絕非易事,其難度可能遠遠超過“物質幫助”。它不僅需要學校管理者關注學生的心理精神成長,愿為此投入人力和物力、財力,更需要
“三觀”高尚、知識淵博、熱愛學生的精英教師來具體實施。“精神支持”是一項利人、利校、利國的好事,卻是一項不容易顯山露水、見效慢、需要耐心和公心的支撐的長期工作。相比招募多少文科、理科狀元,能做好這項事業的大學,才當真稱得上一流的學府。
古來教師的作用,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相比教授知識和學問,培養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價值觀念的人更為重要。不然,高校若成為培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世俗的實用主義者和享樂的消費主義者的搖籃,就太悲哀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彰顯人文關懷的“精神支持”其實當成為“北大”等各個高校的第一要義。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