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造、創業是緊密相連的。比如,美國的硅谷被認為是創造力最強的地方,但是硅谷的創新是與創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很多創業者要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就要進行創新,而進行創新就必須擁有創造力。因此,國家的創新驅動戰略,最終需要形成企業的競爭力。
創新轉型是世界性命題。如今,歐洲提出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美國提出了再工業化,中國提出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就有一批新興國家崛起,像美國、德國和日本都曾利用這次契機實現“彎道超車”,超過了英國。美、德、日三國的歷史經驗對于今天中國的發展非常具有借鑒意義。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爆發的今天,中國有必要利用目前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出現經濟危機的難得機會,在新能源、新一代互聯網、物聯網、生物工程,以及航天、海洋等新興技術和產業各方面超越過去,實現“彎道停車”。
如何讓創新驅動經濟發展?首先,在創新過程中,制度創新重于技術創新,中國不缺創新要素,缺少能把要素集成的創新制度;其次,人才激勵重于技術開發,要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此外,營造環境重于集聚要素,創新需要政府營造“做實業能致富,創新做實業能大富”的良好環境;最后,創新文化重于設備廠房“硬件”,中國不缺少科技型企業,中國需要的是與創新相適應的科技文化、人文文化、創業文化。總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國家意志”一定要化為“企業行為”,才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創業最活躍的地區,但創新性不足正影響企業競爭力。我國企業創新比例較低:2011年,我國僅有14.1%的新創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具有能夠帶來競爭優勢的新穎性,而美國的比例大概在33%。可見,我國企業急需從低成本戰略走向靠創新驅動的差異化戰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對企業的調查中,我們發現企業有四種現象值得重視,一是動力不足,不想創新;二是風險太大,不敢創新;三是能力有限,不會創新;四是融資太難,不能創新。但是,企業必須認識到,創造未來是風險很高的,但不去嘗試,風險將會更高。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認識創新要防“創新是個筐,什么都往里裝”的庸俗主義,又要避免把創新看成高不可攀、無所作為的“虛無主義”。
(責任編輯:李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