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拍張照,參加就有獎”“春節前投稿就有獎”……即將迎來寒假的大學生們,在一些社交平臺上收到了滿屏“競賽通知”。
這類所謂的“競賽”,圈內俗稱“水賽”。別看不少賽事聽上去很“高大上”,動不動就是“國家級”“世界級”,實際上組織渙散,沒什么公正性可言,不過是一場“掏錢游戲”。此前就有報道稱,參與者只需花幾十元報名費、提交簡單的作品“走個過場”,即可輕松獲獎,有的機構甚至直接出售相關證書。也有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學科競賽異化現象較為普遍,有些大學生學科競賽獎項比例高達參賽總人數的50%以上。概言之,要么不請自來,要么量身定制,各種巧立名目,“含水量”太高,“含金量”太低。
“水賽”的存在,充滿了諷刺意味。本應是“過關斬將”的競賽,結果變成了皆大歡喜、你情我愿的買賣,買家還是最不該投機取巧的大學生。更不必說,他們之所以如此費盡心機,是為了在綜合素質測評獲得加分、好拿獎學金,或是為了在保研中多一些籌碼,或是讓個人履歷顯得更有分量。甚至有人直接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經驗帖——“5分鐘2張國家級證書”“22個水獎,幫我拿下1.8萬元獎學金”。明明是弄虛作假、不當得利,卻描述得如此輕拿輕放、洋洋得意,著實荒誕,令人咋舌。
成長成才從來沒有“終南捷徑”,大學生理應具備這樣的“人間清醒”。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諷刺“水賽”,一名大四學生還專門辦了“水賽杯”,披露了大學生眼中的“水賽”邏輯。讓人頗感黑色幽默的是,這場“假比賽”居然吸引到了真正的贊助商,有人拿著比賽的獲獎證書去申請綜測加分,竟然真的瞞過了老師的眼睛。
這或許是更值得擔心的問題。如果每所高校都有一雙“火眼金睛”,這樣的“歪腦筋”估計難成氣候。但若是甄別能力不夠強,又確實有人成功鉆了空子,就難免會助長不良風氣,甚至滋生買賣專利、學術造假等舞弊行為,侵蝕教育公平的土壤。這種“精致的鉆營”,顯然有違高校“以賽代練”“以賽促教”的初衷,不符合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培養綜合素質的教育方針。
擠出“水賽”的水分,關鍵在于建立科學嚴謹的評價體系。一方面,不妨減少對競賽獲獎這些硬性指標的依賴,加強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另一方面,細化綜合素質測評的規則,嚴格審核和把關競賽的資質,必要時可探索將其納入校園誠信體系,遏制“不勞而獲”的沖動,引導學子拋棄功利心態。由于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對稱,學校應定期更新競賽的“白名單”與“黑名單”,讓無意“水獎”者提前避雷。對游走于灰色地帶的“水賽”,監管力量也應細致排查、露頭就打,讓畸形的“競賽生意經”無利可圖。
“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一言蔽之,真才實學才是最好的“加分項”,紙面上的“優秀”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