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防汛抗洪救災任務十分緊迫。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近日召開會議強調,各有關地區、部門和單位要始終繃緊防汛抗洪這根弦,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堅決打贏防汛抗洪救災這場硬仗。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會議要求,從統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的高度,補上防洪排澇等應急保障短板,提高全社會安全水平和防災減災能力。
盯緊重點環節,盯住防控短板。薄弱堤段、險工險段、病險水庫是防汛抗洪的防守重點,要加大查險排險力度,堅決避免大江大河堤防決口、大型和重點中型水庫垮壩。同時,確保重要堤防水庫和基礎設施安全。汛情期間,關鍵還是要盯得住。要嚴格落實防汛巡查防守制度,對重要基礎設施,進一步排查風險隱患,提早發現,提早研判,落實好應急措施,保障安全運行。
進一步擰緊責任鏈條。主動跨前一步抓實抓細各項防范應對措施,以重點公共基礎設施、災害易發區、交通運輸車輛、涉山涉水旅游景區、河道附近施工營地等為重點,全面排查整治各類風險隱患,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不能搞“事后發力”。
補齊安全發展薄弱環節。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我國城市建設也暴露出一些短板。有的城市大面積河湖被填平占用,不透水面積增大,容易引發內澇;有的城市對防洪排澇重視不夠,導致地鐵、隧道、立交橋等重要場所排泄洪能力低、致災隱患多等問題。同時,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安全面臨的風險因素更加復雜多樣。要全面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增強城市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健全多部門協同預警發布和響應處置機制。重視提升基層救援能力,在重點街道或社區適當增加小型排澇水泵、中型泵車等應急排澇裝備,避免基層應對局部內澇時捉襟見肘。
抓好農村防汛能力建設。農村地區地質災害風險隱蔽性較強,要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充分考慮各種小概率、高風險、超常規情形,強化突發暴雨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臨災監測。注重發揮鄉村一線災害監測員作用,及時準確有效捕捉異常信號、發布預警信息。持續強降雨會給部分地區糧食生產帶來沖擊,各地應制定完善防范預案,做好排水準備,防止發生農田大面積內澇。加強災后田間管理技術指導,及時為受災農戶提供幫扶。(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