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從長期的宏觀視野來看,科技創新所帶來的分工細化、產業演進等會持續拓展就業空間,從而帶動勞動力就業。隨著新質生產力的加快形成和勞動者技能素質的不斷提升,高新技術產業正展現出越來越強的勞動力吸納能力。緊跟技術進步的步伐,勞動者將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隨著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2.7個百分點,較一季度加快1.2個百分點。3D打印設備、服務機器人、智能手表等智能產品產量分別增長51.6%、22.8%、10.9%。當下,我國正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幸福美好的體驗。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勞動力就業會有怎樣的影響?有人認為,由于技術密集型產業不斷實現技術對人力的替代,高新技術產業持續發展必然會對就業構成壓力。其實,近200多年來,自工業革命開始,人類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全球人口也不斷膨脹,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不但沒有減少就業,反而在全球人口持續增長中吸納了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就業。從長期的宏觀視野來看,科技創新所帶來的分工細化、產業演進等會持續拓展就業空間,從而帶動勞動力就業。
有人認為技術進步不利于勞動力就業,這樣的觀點之所以偏頗,是因為該觀點假設勞動者技能素質不變。事實上,技術進步的同時,勞動者技能素質也在不斷提升。勞動者的勞動技能短期內或許會滯后于技術進步,但隨著新技術的推廣普及,長期來看,勞動者技能提升在大體上同步于技術進步。幾十年前,會使用電腦的多是從事復雜勞動的腦力勞動者;時至今日,個人電腦早已普及,很多普通勞動者都會使用。技術進步和勞動者技能提升之間存在著互促共進的關系。技術進步在推動產業持續升級的同時,也推動著勞動者技能素質和薪酬待遇的提升。
主流招聘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集成電路、加工制造、航空航天等新制造行業的招聘漲幅領先;二季度電子、電器、自動化工程師和生產制造類崗位招聘薪酬環比增長0.9%。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藍海”。
當前我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隨著新質生產力的加快形成和勞動者技能素質的不斷提升,高新技術產業正展現出越來越強的勞動力吸納能力。對此,一方面要緊扣科技創新趨勢,努力提升普通院校和職業院校相關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技術素養;另一方面要著力做好在職職工的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促使技能人才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緊跟技術進步的步伐,勞動者將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喬瑞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聚集壯大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精準發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