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成績不理想導致心情郁悶,希望重新組織一次高考;希望查詢丈夫的工資發放時間以及明細……一些地方的12345便民熱線曬出一批“超綱越界訴求集錦”,令網友忍俊不禁,直言“12345成了‘許愿池’”。
12345咋成了“許愿池”?
12345成“許愿池”,可以看到市民對政務服務的美好期待。讓群眾訴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回復”,是12345工作的目標,也是群眾的切身感受。近年來,許多市民的煩心事、苦惱事,都通過12345得到了解決和回應。【詳細】
市民信任12345,起點是服務。這個服務,不僅包括解決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也包括真心真意傾聽的姿態。在回復過程中,12345工作人員講事實、擺條例,讓心存疑惑的市民確認自己沒有“被坑”,同樣達到了訴求目的。哪怕只是發牢騷,工作人員一句“十分理解您的心情”,也讓市民得到安慰。【詳細】
要對離譜訴求大大方方說“不”
一些地方曬出來的群眾訴求,顯然超出了12345的受理范圍,既不合理,也不合規。部分市民濫用12345,不僅擠占公共資源,擾亂工作秩序,增加基層負擔,而且熱線被頻繁無效占用,更可能讓真正有訴求的人無法及時得到幫助。因此,一些地方定期將五花八門的離譜訴求曬出來,也是對市民有益的提醒。【詳細】
近年來,地方12345圍繞提高市民熱線辦理工作質效、創新高效應用機制等命題,積極思謀對策,效果明顯,但其自身承載的壓力也很大。一些12345工作人員滿負荷運轉、受委屈的事例,并不鮮見。對此,市民理應將心比心,以少添麻煩的意識為12345“減壓”,從而讓12345能更好地為大眾服務,令更多人受益。【詳細】
讀懂背后的民意訴求
還要看到,一些看似離奇的訴求背后,是滿滿的社情民意。如果12345平臺能做好記錄和匯總,成為收集社情民意的橋梁,進而向有關部門反饋群眾意見建議,將有利于推動城市治理。比如有市民提出希望取消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的優惠政策,這在當下的確有不同意見。但如何在保障老年人權益的同時,避免老年人在早晚高峰時的公交車上與上班族爭搶座位,也的確值得關注和思考。【詳細】
值得一提的是,在直播時代、短視頻時代,公眾的表達欲大大提升,這自然不是壞事,但學會有節制、有邊界地表達個人意愿,應該成為每個市民的自我要求。表達自由,不等于表達沒有限制,有事找政府,不等于有啥閑事都找政府,我們要把有限的熱線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詳細】
(以上綜合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法治日報、北京晚報)
V視角:
@Givone-偉:迷惑行為大賞。
@阿朝朝朝啊:太浪費公共資源了。
@下雨收衣服:遷怒于接線員,非常不公平。
@天天天藍藍啊:我曾經做過接聽12345熱線的工作,其中酸爽,一言難盡。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公共資源有限,不容隨意揮霍。12345平臺并非“許愿池”,也不是情緒“垃圾桶”,合理、合規、合法表達訴求應成為每個人的自覺。面對一些奇葩訴求,12345平臺也要明確拒絕,不能簡單機械地將它們轉至相關部門,甚至給基層施加不合理的壓力。當下,公眾訴求愈發多元,12345平臺也不妨借助科技賦能,通過諸如智能轉寫、話務分流等技術手段來提高辦理效能。群策群力,才能呵護好這根“民生線”,讓它接得更快、解決問題更高效。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