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楊飛認為,要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的舉措,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合理評估舊品的價值,加強“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建設,推動大規模回收循環利用,從而促進以舊換新消費煥發更大活力。
自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來,上海、浙江、湖北、河南、寧夏、山東等多個省份已陸續發布實施方案和操作細則。在政府、企業、商家等多方補貼優惠政策的拉動下,有意愿換購的消費者數量明顯增加。
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消費品都是有使用年限的,更新換代是必然趨勢。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相關標準,家用洗衣機、吸油煙機的安全使用年限一般為8年,家用電冰箱、空調的安全使用年限為10年。當前,我國正處于家電報廢的高峰期,每年有1億至1.2億的廢舊家電被淘汰。推動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既有助于挖掘內需潛力、推動經濟總量增長,又能夠實現利企惠民、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不過,新款設備令人心動,老舊設備也令人心煩。以家電為例,新款家電樣式好看、功能豐富,但價格往往也讓人“肉疼”。再看舊家電,怎么扔、往哪里扔、“扔價”不菲等都是問題。就算回收,滾筒洗衣機的回收價格一般只有30元到50元,冰箱的回收價格在60元到80元之間。大件家電尚且回收難,一些小家電的回收在部分地區更是困難重重。
家電回收效率不高,導致一些廢舊家電未能進入正規處理渠道,而是被不規范的回收站回收拆解。私拆舊家電,又帶來了浪費、污染等問題。例如,家電中普遍使用制冷劑、發泡劑、顯像管等配件,回收處理不規范,會對環境和社會都造成危害。
只有更好地去舊,才能更好地換新。因此,要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的舉措,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合理評估舊品的價值,加強“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建設,推動大規模回收循環利用,從而促進以舊換新消費煥發更大活力。
促進以舊換新,要讓消費者更加便利。“在哪里換”,看似是小問題,卻是必須解決的難題。一方面,要鼓勵更多生產企業積極拓展回收渠道,創新回收方式,探索建立循環利用閉環體系,進而實現以舊產新、變廢為寶;另一方面也可以整合快遞、物流等資源,進一步完善廢舊設備回收交投網點。
此外,充分發揮二手平臺作用,也是做好以舊換新工作的關鍵一環。近年來,線上二手交易平臺頗受消費者歡迎,賣家處理了閑置物品,實現了再利用,買家節省了開支,皆大歡喜。但是,與一手商品不同,二手商品屬于非標準商品,外包裝完整程度、商品使用耗損情況等各有不同,導致商品價格衡量難以統一標準,多由買賣雙方自行協商決定,消費糾紛時有發生。因此,需要規范線上交易程序,保護雙方合法權益,從而推動二手商品更好地流通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舊”字上做文章,還要在“新”字上下功夫。以舊換新,不是簡單的同類產品置換,而是要立足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的方向,用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新產品來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對消費者來說,只有能用更劃算的價格置換、購買更優質的消費品,他們才更有意愿和動力去以舊換新。
消費是支撐經濟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一新一舊之間,蘊含著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活力。進一步暢通以舊換新鏈條,給予消費者更多實惠,必將激活消費“一池春水”,不斷促進穩定經濟增長。(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楊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打通家電以舊換新全產業鏈
暢通“換新+回收”全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