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近日公布,將于今年7月起實施。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了條例有關情況。(4月9日新華社)
每個人都是消費者。消費者權益保護事關民生民利,消費環(huán)境建設關乎發(fā)展大局。今年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30周年。《條例》作為第一部配套行政法規(guī),是打基礎、利長遠之法,是惠民生、促發(fā)展之法,具有承上啟下、輻射帶動的作用,將為新時代新征程消費者權益保護、消費環(huán)境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法者,天下之準繩也。多年來,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卓有成效。但隨著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新場景不斷發(fā)展,消費者權益保護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譬如,在傳統(tǒng)消費領域,虛假宣傳、不公平格式條款、預付式消費侵權等問題突出;在平臺經濟領域,大數(shù)據(jù)殺熟、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直播帶貨以假充真等問題頻現(xiàn)。凡此種種皆表明,適時完善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體系勢在必行。眼下,全國各地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開展得如火如荼,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對于激活消費“一池春水”意義更加顯著。在此背景下,《條例》出臺適逢其時,對于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規(guī)范經營者經營行為、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huán)境、促進消費市場繁榮發(fā)展大有裨益。
細讀《條例》,消費痛點堵點有回應,“老大難”問題有關切,消費糾紛解決有指引,特殊群體保障有著落……全文共7章53條,既是權利保障,也是行動指南。著眼當下、面向未來,如何更好為消費者保駕護航?寫好放心消費這篇大文章?從《條例》中,可窺知一二。
聚焦堵點,破解“老大難”。在消費領域,還存在許多“老大難”問題。拿預付式消費來說,從服務“縮水”、貨不對板到退費難、商家“跑路”,種種亂象使之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qū)”。為此,《條例》強化經營者設立“書面合同”、“按約履行”義務,明確“事中告知”義務,并首次賦予消費者合同解除權,還為預付式消費設立了專門罰則。在《條例》中,類似這樣針對“沉疴痼疾”開出的“藥方”還有不少,比如完善消費爭議解決機制等,都為破解消費者急難愁盼探索了操作路徑。
直面熱點,升級“防火墻”。截至去年底,我國網購用戶超過9億人,與此同時,新消費領域侵權問題突出,相關訴求快速增長。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新規(guī)范。此次《條例》,對你我關心的直播帶貨、刷單炒信、大數(shù)據(jù)殺熟、自動續(xù)費、個人信息過度采集等熱點問題都有明確回應。一個個精細規(guī)定、一項項務實舉措,給新型消費快車裝上了法律制動器,也為新形勢下的消費者升級了權益“防火墻”。
緊盯“弱點”,織密保護網。木桶理論告訴我們,決定水容量的關鍵在于那塊最短的板。消費者權益保護,亦如此。在各類消費者中,“一老一小”因群體的特殊性,容易成為權益保護的“洼地”,尤需特殊呵護。為此,《條例》對經營者不得誘導老年人消費、為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等作出明確要求。只有把短板拉長、讓弱點變強,消費者權益保護這張大網才能越織越密。
2024年是消費促進年。以《條例》出臺為契機,以落實《條例》為抓手,進一步加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治屏障,讓安心放心舒心消費成為更多消費者的日常,“放心消費在中國”的美好藍圖必能一步步變?yōu)楝F(xiàn)實。(廣州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