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標簽玩“文字游戲”和“包裝游戲”?生產日期難辨認,字密又小還被遮擋,翻看幾遍都找不著蹤跡;配料表信息存爭議,標注“零添加”卻還是含有添加劑……記者調查發現食品標簽的標注存在諸多問題。(3月25日《法治日報》)
外包裝的標簽就是食品的“身份證”,上面記載著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成分等關鍵信息,是消費者選擇商品的重要依據。要是食品標簽存在問題,消費者怎能買得放心?
對此,一要執法監管。不論是文字游戲還是包裝游戲,說到底是食品標簽不規范。但食品包裝各不相同,要讓標簽完全統一并不現實,法律也只能在大方向上給出規定,這就需要市場監管部門在執法監督的過程中“多費心”。科學指導、詳細調查、依法監督……嚴把關口、舉一反三,強化監管力度和精度。
二要加強技術應用。囿于包裝、版面限制,很多食品的標簽信息又小又密,實屬無奈。靈活運用二維碼等數字技術,給食品辦上一張“電子身份證”,讓消費者拿起手機“掃一掃”,就能獲取產品信息,豈不方便?去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啟動了數字標簽試點工作,已有多款產品加入。由此看來,在食品生產領域探索數字技術已是大勢所趨。不妨應用這一技術,讓食品標簽的規范成本更低、效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