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飯館點了一碗牛丸牛雜面,原本以為吃的是現場制作的牛丸、牛雜,結果端上來發現全是預制菜。”“我去飯館是懶得做飯,沒想到飯館都懶得做飯了……”剛剛過去的“3·15”,有關預制菜的話題再度引人關注。有消費者表示,許多菜品雖然是“現做”,食材卻不一定是“現做”。(據3月18日《北京晚報》)
誠如報道,隨著預制菜的話題被廣泛討論,一些餐廳也打出了“現炒”“不用預制菜”的招牌來攬客。不過,在商家不告知的情況下,消費者其實很難從外觀上分辨是否為預制菜。尤其在點外賣的情況下,加上運輸顛簸、口感變化等因素,消費者更難辨別。
當前整個預制菜行業缺少生產標準、食品安全標準和質量控制規程,導致預制菜產品質量存在較大差異。
從法律角度來看,餐飲企業在就餐前沒有告知消費者是否使用預制菜的行為,實際上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也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據此,餐廳使用預制菜,應盡到明示、提醒義務,預制菜假冒現做菜更涉嫌虛假宣傳和消費欺詐。
對于預制菜暴露出的問題,相關部門當引起重視。例如,須加大日常監督檢查力度,同時對消費者反映比較集中、突出的問題,開展針對性的專項監督檢查,依法打擊違法違規和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例如,市場監管部門可以通過“互聯網+明廚亮灶”可視系統等加強監管,或建立預制菜提前告知制度,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舌尖”安全。
規范標準也亟待完善。如果沒有統一標準,市場上預制菜生產原材料以及生產方式會有差異,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隱患風險。此前就有媒體指出,當前令預制菜發展陷入困境和行業亂象頻發的根本原因就是國家統一標準的缺失。對此,盡快出臺預制菜領域的統一國家標準具有緊迫性,也亟待相關部門給予重視。
同時,從行業自身來講,應該強化自律。中國商業技師協會發布的團體標準《餐飲業標準化菜單指南》提出,菜單中除了應描述菜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輔料之外,還應標注“預制品”或“半成品”等信息。行業協會要探索建立相關規則、標準,倡導預制菜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這也有助于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預制菜行業市場潛力巨大,不斷吸引眾多企業入局,行業業態逐漸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但良好的發展,須以規范為基。故此,針對預制菜問題,也亟待綜合發力解決,尤其監管部門要持續提升監管效能,為市場發展以及消費者放心消費保好駕護好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