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國質量獎”“省政府質量獎”“中華老字號”等企業信譽信息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集中公示。目的是加大對誠實守信、質量優良企業的展示力度,通過正向信用激勵,增強守信企業獲得感。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信用應當成為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手段。日前,我國對5000多萬戶企業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按照信用風險狀況由低到高將企業分為A、B、C、D四類,分別表示信用風險低、信用風險一般、信用風險較高、信用風險高,并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對守信者激勵,對失信者懲戒。
對于守信企業,要加大激勵,讓其享受到更多的信用紅利。對信用風險低的企業,市場監管部門盡量“無事不擾”,在監管中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也就是對守信企業亮“綠燈”,讓企業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人力、物力,全力在市場中奔跑、競爭、成長。
對于失信企業,要聯合懲戒。對信用風險高的企業,有針對性地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必要時主動實施現場檢查。對失信企業亮出“紅燈”,是提醒其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加快信用修復。而那些屢教不改、嚴重違法失信的企業,則會“處處受限”,比如對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企業,在市場或行業準入、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授予榮譽稱號等方面依法實施限制和禁入。
信用有價值,守信有力量。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讓“無形”的信用變成有形的“價值”,大大增強了守信企業的獲得感,助推市場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循環。下一步,希望有更多的企業信譽信息能夠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集中公示,持續增加對企業守信激勵的手段,給予信用等級高的企業更多正向鼓勵,提供更多便利服務、創造更大市場機遇。這將有利于營造誠信致富、守信致遠的市場氛圍,形成更加健康的營商環境。
加強信用監管,增加信用激勵,讓“守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難行”,有助于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全國大市場。億萬經營主體通過公平競爭,必將發揮更加磅礴的力量,讓市場上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多,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