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卸載不了的App應用、關閉不掉的彈窗廣告、取消不了的自動續費、分辨不清的真假App……在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同時,應用領域也滋生出很多問題。日前,工信部發布26條措施,要求持續整治App亂象,提升服務能力,以確保移動互聯網行業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流氓”App讓許多人不堪其擾
截至去年底,我國各類App在架數量已超過258萬款。但在App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部分企業服務行為不規范、相關環節責任落實不到位,侵犯了用戶權益,破壞了用戶體驗,給信息消費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與移動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相背離。【詳細】
智能手機帶來便捷的同時,不斷衍生出新問題。比如,電量焦慮、信號焦慮、內存焦慮等。其中,內存焦慮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些App用“強制捆綁”“靜默下載”等方式“藏進”了用戶手機。這種小動作,主要是因為App開發運營者原創力不夠,下載量、廣告投放量及日活量變現能力不足,為了扭轉頹勢便采取強制下載或后臺偷偷下載等“流氓”方式。【詳細】
整治App亂象是一場“持久戰”
近幾年,工信部多次通報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定期進行技術抽檢,對拒不整改的違規App進行下架處理,公布涉詐高風險App名單等,進行了多輪整治。然而在利益驅動下,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不斷升級,部分企業總能使出新花招,打“擦邊球”,以逃避監管。【詳細】
這次,工信部制定了諸多更加貼合用戶訴求的“硬標準”,直擊現實“堵點”與“痛點”,不僅強力規范App安裝卸載行為,優化服務體驗,強化個人信息保護,也意味著將App選擇權歸還給了用戶,幫助其實現“App安裝卸載自由”。【詳細】
讓App規范發展需提升全鏈條管理水平
首先,要從源頭加強管理,應用商店等分發平臺充當著“守門員”的角色,應嚴格依法依規審核上架App,過濾掉不合規的App。其次,要筑牢技術屏障,用好技術手段,織密織牢安全防護網。【詳細】
當然,還須斟酌的是,如何把部分企業從重利的誘惑中拉回來。雖然近年也有“流氓”App開發者獲刑的案例,但這種程度的打擊適用范圍畢竟有限。改善用戶體驗,避免“流氓”App劣幣驅逐良幣,還需要不斷細化懲處標準,強化剛性約束。【詳細】
(以上綜合經濟日報、工人日報、南方日報)
V視角:
@小天:快取消搖一搖吧。
@春暖花開:應該加大處罰力度。
@出去玩:持續治理應用軟件亂象,要多方協同、持之以恒。
@一杯檸檬茶:還要健全完善長效監管機制,抓落實與防反彈并重。
@單挑王:能否落地見效還有待觀察。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隨著相關標準的出臺,久被詬病的App亂象遇到了“硬標準”,期待手機App從此能更加清爽起來。用戶選擇應用軟件,既有使用便利的需要,也有自主舒心的考量。對于經營者來說,把選擇權還給消費者,多在創新產品服務上下功夫,才能贏得用戶、賺取口碑、拿到更多市場份額。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