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商務部近日透露,為補齊便民服務設施短板,將推動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規范有序回歸百姓生活。網友紛紛點贊,稱“煙火氣又回來了”。
給縫衣修鞋師傅留一席之地
拉鏈壞了在哪兒換新,衣服破了找誰縫補,鑰匙到哪里能配……市民居家過日子,難免遇到此類小問題。隨著城市建設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居民身邊的時尚商店、文藝小鋪等越來越多,“小修小補”商業形態卻越來越少。常能聽到市民這樣的抱怨:想釘鞋掌找不到地兒,只能再買雙新的;附近沒有修車小攤,車胎爆了挺急人;菜市場好不容易開了個補衣小店,價格貴不說,手藝還遠不如家里奶奶縫得好。
修鞋、配鑰匙、換拉鏈事兒雖小,卻是城市生活鏈條上的重要一環,與居民生活的溫馨度和幸福感息息相關,這同樣也檢驗著城市為民服務的人性化理念。【詳細】
“小生意”背后“大有文章”
城市再大也是一磚一瓦地建,生活再好也要一針一線地過。城市加速發展與保留便民服務并不矛盾,整潔有范兒的環境與接地氣的服務都是美好生活的需要。只要把經營區域劃分合理,將管理納入正軌,就能保證多種形式的消費服務各顯身手,便民而不擾民!詳細】
作為城市商業的“毛細血管”,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一端連著百姓,一端連著眾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揮著推動便利消費、暢通城市經濟微循環以及服務保障民生、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重要功能!詳細】
暢通城市經濟微循環
從供給側來看,百姓“家門口”的市場,量與質有待進一步擴充和提升。由于歷史和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我國的商業網點總量總體供給不足,布局也不盡合理,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單店覆蓋人數過高。同時,社區商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部分地區社區商業設施老舊,商品服務品質較低;而有的地區則清一色的“高端”業態,不接地氣。【詳細】
只有充分了解群眾的現實需求,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才能讓便民生活圈供給更豐富、發展更長遠。我們期待看到更加便利化、標準化、智慧化、品質化的便民生活圈服務,這不僅是消費拉動經濟的基礎細胞,也是人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具體體現。【詳細】
(以上綜合工人日報、人民網、北京晚報)
V視角:
@喵喵汪Rachel:這些看著小,但真的很需要。
@小眼睛翻白眼:看似很小的營生,不光便民,也是這個城市不可缺少的煙火氣。
@嵐小喵的糯米和妹妹:回歸的是煙火氣,舒適的是生活圈。
@心心念nian的:許多修鞋、配鑰匙之類的小攤,攤主都是殘疾人,他們真的很需要這樣一個補貼家用的小攤。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一針一線,添煙火氣息。在繁華都市里,給“小修小補”留一席之地,凸顯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當然,“小修小補”回歸的前提是規范有序。這就需要提高城市的精細化治理水平,在市容管理與民生需求間找到平衡,引導小攤小店遵紀守法、維護好市容市貌。期待家門口的“小生意”能逐漸走向“小而優”,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