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如火如荼,00后大學生付費求職咨詢也隨之熱鬧起來。根據教育部數據統計,2023年的高校畢業應屆生達到1158萬人,較去年上升85萬人。在就業的迷茫與焦慮中,一些大學生選擇求助職業規劃咨詢。(2月21日《中國青年報》)
求謀心儀的工作崗位,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這些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問題卻似乎時常困擾畢業生。在現實求職困境與自我規劃常常沖突的背景下,不少學生選擇了職業規劃咨詢服務。
從傳統意義上看,職業規劃咨詢主要是為求職者提供職業生涯咨詢、職業路線規劃等服務。但近年來,隨著求職需求的增多,職業規劃咨詢服務的內容也愈漸豐富和精細,不僅有基本的求職策略,還囊括了面試輔導、簡歷修改等實際業務操作。對畢業生來說,在日益增加的就業壓力與對未來的迷茫中,科學、專業的職業規劃能夠輔助他們甄別工作崗位、明確就業方向。
在知識經濟時代,職業規劃成為一門生意無可厚非,但是當純粹的職業規劃活動演變為商業性的付費服務,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能否合理兼顧,就成了付費職業規劃咨詢必須解決的問題。但實際情況是,職業規劃行業目前存在不少不良現象。比如,大部分的職業咨詢規劃師其實并不是以中介平臺做擔保,而是直接以個人名義接受咨詢,這種模式顯然存在咨詢師資質是否過關、操作是否專業、售后是否有保障等問題。因此,面對復雜的行業內情,有必要建立職業咨詢行業標準,規范行業發展。
職業發展規劃問題不同于一般的領域,是專業性和準入門檻較高的行業。從這個條件看,從事職業規劃咨詢行業,僅靠學習一些話術或短期突擊速成是難以勝任的,而是需要進行專門的、大量的學習和培訓,同時擁有豐富的就業經驗,才能為他人“量體裁衣”、合理規劃。對此,可以借鑒心理咨詢師行業的規范操作,比如明確從業人員的學歷、技能等資質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行業標準,強化對從業人員的監管,以此規范行業良性發展。
付費職業規劃咨詢還處于探索與發展的階段,專業科學的職業咨詢機構屈指可數。對廣大畢業生來說,需要謹慎鑒別、甄選職業規劃咨詢服務,防止誤入陷阱,“職”財兩空。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