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正式實施,這是全球唯一在國家層面專門針對黑土地實施的立法保護。制定并實施黑土地保護法,不僅體現出我國保護耕地的決心,對于強化黑土地保護和治理修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8月2日《中國青年報》)
“二兩黑土一兩油,插根筷子能發芽。”一直以來,人們都這樣描述黑土地的肥沃,稱其為“耕地中的大熊貓”。我國的黑土區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大部分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區,糧食產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調出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可以說,中國用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黑土區功不可沒;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黑土地責任重大。可是,由于長期高強度開發利用,加上風蝕、水蝕等侵害影響,導致黑土層厚度和有機質含量下降,黑土地變“薄”、變“瘦”、變“硬”,對全國的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構成一定風險。
保護黑土地,刻不容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要把黑土地保護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把黑土地用好養好。近年來,我國圍繞黑土地保護利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和行動計劃、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等,統籌推進土壤侵蝕防治、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肥沃耕層培育等工作。如今,黑土地保護法的正式實施,更為依法保護黑土地這一寶貴的土地資源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執行。黑土地保護法出臺后,還要加大執行力度,用“長牙齒”的措施保護好每一寸黑土地。
要加大法治宣傳力度,讓依法保護黑土地的觀念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過去,不少地方對于黑土地的保護意識不強也導致私挖濫采黑土現象不同程度存在。要形成全民保護意識,保護黑土地不僅是國家的事,更是每個人的責任。一方面要形成對盜挖、濫采和非法買賣等破壞黑土地行為人人喊打的氛圍;另一方面更要讓盡心呵護、科學使用黑土地的人獲得相應的回報,推動黑土地保護蔚然成風。
要加強監督考核,確保法律條文落到實處、發揮作用。黑土地保護法明確國務院對四省區人民政府黑土地保護責任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要求有關部門依職責聯合開展監督檢查,有關人民政府應當就黑土地保護情況依法接受本級人大監督,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建立健全保護黑土地資源監督管理制度,相關部門應壓實責任,推動落實,將相關法律規定轉化為黑土地保護和治理修復的實際行動,筑牢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要健全投入保障機制,確保保護見實效。黑土地保護工作具有公益性、基礎性、長期性,無論是黑土地周邊林地、草原、濕地的保護修復,還是藏糧于技、科技興農,都需大量資金和項目的支持,需要建立和完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同時,要發揮政策指揮棒作用,保護好農民利益,充分調動農民開展黑土地保護的積極性。還要注重發揮市場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黑土地保護,實現廣泛參與,確保多元共治。
依法保護黑土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以法治方式保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讓黑土地煥發勃勃生機,我們穩住“大國糧倉”、端牢“中國飯碗”的底氣自然越來越足。
(廣州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