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盤和林認為,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關鍵,就是要進一步激發個體活力,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引導群眾從“被幫扶”積極轉變為“主動致富”。要推進機會公平建設,充分調動每一個個體的積極性,激發市場活力,在做大經濟發展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形成良性有機循環,從而在高質量發展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7月25日至7月30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浙江省委網信辦、中國經濟網主辦的“大國之重@共同富裕”主題宣傳活動在浙江開展。國家級、省級、市級媒體聚焦浙江共富路上的生動實踐,深入浙江多個地市的社區村落和工廠企業,用文字和鏡頭立體式展現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新經驗、新成效。
自去年6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發布之后,浙江在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道路上扎實推進,努力為全國推動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2021年,浙江省人均GDP達到11.3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分別21年、37年居全國省區第一位。預計2025年,浙江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至50萬元群體比例將有望達到80%,20至60萬元群體比例有望達到45%。
結合浙江實踐,在筆者看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關鍵,就是要進一步激發個體活力,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引導群眾從“被幫扶”積極轉變為“主動致富”。
共同富裕的途徑絕不是政府出資補貼來提高人均收入,而是政府開路子、領導引路子、個人走路子。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為不同地區推動共同富裕精準規劃路線,依托當地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制定科學的發展計劃,開展廣泛的社會教育和培訓,吸引優質人才返鄉創新創業,形成具有發展前景的特色產業,讓當地群眾切實感受到奮斗的奔頭和甜頭,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其通過奮斗來改變命運,走向共同富裕。
扎實推動主動富裕的前提,就是要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市場環境,放寬市場準入,推進機會公平建設,幫助欠發達地區的市場主體,以及國內低收入群體發掘市場機會。
針對欠發達地區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尤其是涉及特色農業、非遺手工業等與推動共同富裕密切相關行業的,要給予充分的扶持,包括金融服務、道路建設、渠道網絡建設等,幫助其做好更充分的準備來參與市場競爭。要通過普惠金融等新業態新模式,給低收入群體提供更多的創新創業機會,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支持他們勤勞致富。
應當說,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兩者都至關重要。做大蛋糕能夠讓群眾對未來有更多的期待,而分好蛋糕則是讓每一個個體有切實的獲得感。
想做大蛋糕,就要敢于將自身資源與數字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相結合,通過數字化技術和手段,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浙江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名列前茅的省份之一,有著良好的行業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在此背景下,應積極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與平臺經濟的銜接,用數字技術賦能生產、賦能經營、賦能服務,從而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進一步做大發展蛋糕,充分釋放科技進步的紅利,從而推動共同富裕。
分好蛋糕就是要優化分配結構。古語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結構往往與個人的生產積極性和幸福感緊密相關。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分配這個工具,在落實按勞分配的基礎上,豐富按要素分配和按知識分配,強化政府轉移支付的杠桿作用,建設完善慈善公益的三次分配作用,用更加合理的分配制度來激發個體活力,在分配和發展中形成良性循環。
需要強調的是,推動共同富裕是長期的、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系統工程。推動共同富裕,并不是一次補貼、一次幫扶就能完成的事業,要摒棄短期思維,形成適合當地的長遠發展思維,著力避免出現返貧。要推進機會公平建設,充分調動每一個個體的積極性,激發市場活力,在做大經濟發展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形成良性有機循環,從而在高質量發展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盤和林)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推動共同富裕,重在實踐中聽微決疑
實現共同富裕,“浙”里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