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近年來,隨著網絡購物平臺的快速發展,線下線上各類門店進行虛假促銷的情況屢見不鮮。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商家借打折來誘導顧客消費,有的大幅度提高“原價”,有的在滿減優惠上作文章,層出不窮的套路讓不少消費者屢屢“中計”。
創意圖片 中國經濟網許子杰制作
為什么虛假折扣盛行?
每到“網購節”,電商們都鉚足勁兒地促銷宣傳。很多商家的虛假折扣套路并不高明,都是在節前偷偷地修改“原價”,然后再在虛假“原價”的基礎上搞打折促銷。一些消費者網購時并不知道真實的原價,以為撿了個大便宜,最后還是落進了商家的圈套!詳細】
套路營銷橫行,不僅涉嫌虛假宣傳,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而且收貨后給好評才能退差價,也是在“綁架”消費者。一旦商品出現問題,消費者就很難維權。當虛假打折的商業套路成為行業通則,消費者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選擇權。【詳細】
虛假促銷當休矣
如何避免虛假促銷亂象?責任還是要落到電商平臺身上。平臺要承擔起主體責任,把好平臺準入關,嚴格落實審查核驗義務,禁止平臺內經營者采取“先提價后打折”、虛構原價、不履行價格承諾等違法方式開展促銷。疫情雖然對生產經營造成了嚴重影響,但是不能借疫牟利!詳細】
電商平臺有義務對各種店鋪的促銷活動盡到監管責任,明確商家不得有價格先升后降、好評退款等違規行為。更重要的是,有必要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于各類套路促銷,一經查實嚴厲懲處!詳細】
要建立原價溯源機制
法律法規對“原價”是有明確規定的:“原價”是指經營者在本次促銷活動前七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如果前七日內沒有交易,則以本次促銷活動前最后一次交易價格作為原價。
較之于奧數般難以計算的滿減策略,虛假折扣則是欺騙。虛構原價、先提價再打折、不履行價格承諾,這些網絡商家慣用的價格欺騙伎倆,需要原價溯源這面“照妖鏡”來讓它們現形。如果電商平臺能建立起原價溯源機制,消費者對商品原價以及價格變動一目了然,那么所有的虛假折扣都將不攻自破!詳細】
(以上綜合光明網、南方日報、錢江晚報)
V視角:
@陽光不銹_LOVE:把商品放在購物車觀察一年,會發現很多折扣陷阱。
@來種花呀頭不能禿:我之前加進購物車的兩款咖啡分別漲了5塊和6塊。
@Beschaffenheit:無套路不打折。
@少年影視。翰灰驗榇蛘劬腿ベI不需要的東西。
@叫我卷卷就好啦QVQ:先漲價然后打折,你以為你賺了,其實商家笑開花了。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兜兜轉轉仍是原價,商家這種“先漲價后打折”的行為不道德,純屬欺詐。但是在信息不對稱下,消費者很難識破商家的銷售伎倆。那么,就需要監管部門、電商平臺等擔起責任,強化監測監管,把好準入關,嚴懲“虛假打折”等違法行為,倒逼商家循規蹈矩。市場經濟首先是信用經濟,任何時候,少一點自以為是的小聰明,才能走得更長遠。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