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保持穩定,隨著保供穩價、助企紓困和穩投資等相關政策紅利逐步釋放,工業生產穩中有進,投資持續發力,工業經濟呈現強大韌性,為宏觀經濟穩定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其中,制造業投資保持快速增長,成為工業經濟的一大亮點。2021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5%,領先全部投資8.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8%,比全部投資高0.9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繼續領跑,投資結構持續優化。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2.2%,制造業技改投資比上年增長13.6%,持續高于制造業投資總的增速。
制造業投資的快速增長,一方面得益于企業盈利快速增長。我國經濟穩定恢復,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不斷改善,企業盈利實現快速增長,2021年1月至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8%,兩年平均增長18.9%。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3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延續兩位數增長態勢,對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拉動作用明顯。從生產來看,2021年,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穩定在77%以上,處于近年來的較高水平。另一方面,制造業投資意愿強勁彰顯了相關支持政策的效果。2021年,我國統籌推進降成本各項措施,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的支持力度,規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和費用穩中有降,企業負擔持續減輕,市場活力逐步增強,“兩新一重”、綠色低碳等新的投資空間進一步釋放。
從未來預期看,支持制造業投資持續恢復的有利因素不斷累積,企業投資意愿持續增強。國家統計局開展的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反映企業對2022年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的制造業企業投資意愿指數為98.7,比上季度高0.9個點,比上年同期高1.6個點,制造業企業投資意愿持續強于全部企業。但同時也要看到,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全球疫情影響仍在持續,我國工業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結構性分化依然存在,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對下游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成本沖擊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扭轉,對投資增長形成一定制約。同時,我國地方政府和企業投資能力有待提升。
制造業投資作為工業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拉動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對于優化供給結構,夯實實體經濟基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多措并舉穩增長、促轉型,提升投資能力,切實發揮制造業投資促進工業經濟發展和優化供給結構的作用。
一是穩定工業增長,全面提振信心。2021年,我國工業經濟抵御了散發疫情、局部汛情、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等多重壓力,實現了平穩增長。2022年,工業經濟仍面臨諸多壓力和不確定性,工業生產應在“穩”的基礎上適度求“進”,扎實做好能源供給、穩定價格、補鏈強鏈等多方面的工作,打通堵點卡點,暢通工業經濟循環。同時要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支持力度,繼續落實落細各項降成本措施,著力為制造業中小企業減負,提升制造業企業投資活力,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
二是促進企業轉型,拓展投資空間。繼續加大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投資,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改投資,推動傳統產業加快向高端化、綠色化和智能化轉型。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加強碳減排政策的引導和激勵,擴大綠色低碳投資。鼓勵企業聚焦制造業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軟件,加大投資布局,加快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弱項,著力突破關鍵技術,增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三是完善企業投資環境,提升投資能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構建公平競爭環境,破解制約民間投資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激發民間資本投資活力。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強調在碳達峰碳中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下,聚焦重點領域,加大“兩新一重”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對各地政府和企業的投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強科學研判和規劃,統籌考慮產業發展方向和市場需求,把握適時適當原則,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副主任 李武)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