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正值秋分時節,我們迎來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廣大農民共慶豐年、共享喜悅。在慶豐收之時,更要讀懂豐收節所承載的歷史內涵和現實意義,在全社會形成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豐收節里話農民。今年是黨的百年華誕,億萬農民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地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沒有辜負中國農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黨都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為億萬農民謀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農”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同時,中國農民沒有辜負中國共產黨。正是億萬農民和農民工的辛勤勞動,中國飯碗得以端穩,中國制造得以夯實,城鎮化和工業化得以順利發展,黨和國家全局事業不斷向前推進。
豐收節里話豐收。農諺講“八月十五定收成”,眼下秋糧收獲正陸續展開。盡管遭遇了局部汛情和病蟲害,但今年我國夏糧產量再創新高、早稻實現增產,秋糧豐收是有基礎有條件的,我們有信心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實踐表明,對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農業基礎地位,“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越是形勢嚴峻,越要穩住農業基本盤,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豐收節以節為媒,向世界傳遞出中國農業的強大底氣,顯示出中國對世界糧食安全的擔當和對全球農業發展的貢獻。
豐收節里話節慶。今年豐收節以“慶豐收、感黨恩”為主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慶祝活動,全面展示產業發展新成就、鄉村發展新面貌。從豐收節全國各地的喜慶景象,我們看到國家安定團結、經濟健康發展,也讓全社會感受到,農業是有奔頭的大產業,農民是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是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也在農村。我們要以豐收節為契機,進一步凝聚全黨全社會推進鄉村振興的共識,鞏固“三農”好形勢,延續“三農”好機制,關愛農民、尊重農民、幫助農民、支持農民,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本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