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劃片”政策落地實施后,北京學區房市場出現降溫跡象。人們不禁要問,學區房“涼了”嗎?
近年來,學區房是多輪樓市行情的領頭羊,炒作明顯,引起相關部門重視。在這輪學區改革前,已經有多地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多校劃片,“學區房永遠漲,一房解千愁”的局面日漸松動,人們不斷被提醒買學區房的政策風險。今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明確提出“防止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更意味著市場調控越來越微觀、精準,針對學區房的“定向調控”已經全面拉開大幕,學區房跌下神壇成為必然之勢。
嚴厲打擊學區房炒作,有助于落實“房住不炒”政策,對促進教育資源的公平和均衡具有積極意義。但網上也出現了一些聲音,認為要徹底將入學和購房脫鉤解綁,促使住房回歸居住屬性、教育回歸育人本質。這話說得很誘人,但到底怎么實現,最好還是推論一下。
目前,頂尖的教育資源仍然是稀缺資源,只要這種稀缺性存在,它就會以某種形式被“市場化”。然而,教育是一種普惠性資源、公益性資源,要謹防將學區房變成投資標的、使其越來越偏離自身價值的炒作行為。通過這一輪調控來看,雖然是一種微調式、漸進式的改革,但意圖卻很明顯,就是通過降低“家長焦慮”,給學區房炒作降溫。
回過頭來看,學區房之所以能屢屢衍生出炒作行為,根源在于教育資源不均衡,“牛校”和“普校”有差距。那么,解決之道就是不斷彌合教育資源差異。一方面,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出發,相關部門應該不斷加大教育投入,特別是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困難群體傾斜,讓普通學校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另一方面,應該用改革思維推動義務教育階段提質增效,把部屬、省屬和部門所屬的優質教育資源統籌起來盤活。目前,一些地區提出鼓勵校長教師合理流動、優化中小學教師資源配置,是個不錯的辦法。
一言以蔽之,教育資源分布的均衡化將有力推進居住均衡化。只有教育資源更加公平了,人們住在哪里無所謂了,對學區房的炒作才會越來越少。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