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晚會又落下了帷幕,其曝光力度之大,讓這一晚上被稱為“公關的不眠之夜”。
近十年,315晚會曝光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安全、個人信息安全、虛假廣告以及產品質量等。與往年一樣,今年晚會過后,包括360、福特、英菲尼迪、科勒衛浴等涉事品牌很快進行了回應,并提出了相應整改措施。
一如既往的,是鋪天蓋地的跟進報道,震驚憤慨的消費者,以及連夜道歉的涉事企業。劇情似曾相識。實際上,此次披露的行業亂象不少是“二進宮”:包括瘦肉精、虛假醫療廣告、汽車變速箱故障等等在往年的315晚會早已曝光過。因此不少網友稱,已經被各種道歉“免疫”。
晚會曝光的亂象只是冰山一角。例如,科勒衛浴、寶馬等因濫用人臉識別而上榜,未入榜的各大售樓中心卻一直是人臉識別重災區;老人手機泄露隱私是大問題,但養老機構暴雷、層出不窮的保健品騙局等更是需要敲響警鐘;此外,困擾年輕人的網貸、長租公寓、直播帶貨、培訓機構退費難等問題在此次晚會并沒有被提及,但這些消費者多為弱勢群體,往往投訴無門。
“315”已經過去三天,但改善消費環境這一議題不能“翻篇”。今年“315”是“十四五”以來的首個消費者權益日,“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到“改善消費環境,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改善消費環境,讓居民能消費、愿消費”。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改善消費環境,是高質量發展應有之義。讓315成為“365”,各方仍需發力:
建立常態化監管體系。一年一度的“315”,既是對企業的考核,也是對監管部門的考核。無論是食品安全還是變速器故障,涉事的無良企業應得到嚴懲,相關責任人應得到追責。上榜的企業要依法嚴查,沒上榜的企業也要加強監管。要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建立行業信用體系,常抓不懈,讓老百姓看到變化、看到決心。
暢通消費者舉報通道。中消協調查發現,農村集貿市場問題出現反彈式增長,市場監管局通報,2020年間“直播帶貨”的投訴舉報同比增長了357.74%。消費問題頻繁上榜甚至出現反彈,與“消費維權”存在短板不無關聯。彌補這一短板,必須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拓寬維權渠道,建立覆蓋從經營者、行業協會到維權機構的多層級渠道;防止消費投訴遇到地方保護主義,讓消費者敢于舉報、便于舉報。
完善法律法規,劃出明確紅線。近些年來,無論是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持續改進,還是央行發布《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多地教育部門出臺新政強化對培訓行業“預付費”監管等舉措,都昭示了法律層面消費者權益保護不斷加碼的態勢。3月15日晚會現場,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制定出臺的《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正式發布,同樣也彰顯著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有法可依”的決心,為“執法必嚴”提供了先決條件。
保護消費者權益,就是保護消費市場。要暢通國內大循環,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不可或缺。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已成攸關“雙循環”的現實議題。315晚會不應該只是企業公關們的競技場,只有用高質量產品滿足大眾需求、用高信度商譽聚合社會人氣、用更嚴密法律護航市場消費,才能真正構建起美好與生活相伴的消費文明,真正為雙循環“消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