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反全球化的聲音卻在不斷興起。尤其是當前西方出現了一波反全球化浪潮,為世界經濟體系帶來了不確定性。6月27日在大連召開的第十一屆夏季達沃斯論壇,為國際社會在這種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性提供了討論平臺。李克強總理在開幕式致辭中,再一次表達了中國政府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的立場。中國將與世界各國一道,更好適應和引導經濟全球化,維護多邊體制權威性和有效性,推動公平、普惠的包容性增長。中國的改革發展與此一脈相承,無論是對內經濟轉型升級還是對外開放,中國都將構建自由開放、創新包容的經濟和社會體系作為追求的目標。中國在經濟全球化中實現包容性增長的經驗和努力,為國際社會應對未來世界經濟中的不確定性提供了一種現實可行的方案。李克強總理的致辭向世界傳遞三點重要信息:
第一,不平等不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產物,各國政府當有所作為。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為商品、資本、信息、技術等經濟要素的跨國流動。經濟一體化會提升整體福利,但福利的分布確是不均勻的。這便會在國家之間和國家內部產生贏家和輸家。這種利益分配受國家、群體或個人參與經濟全球化的能力及其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影響。政府有義務和能力去對經濟全球化引起的不平等進行調整。從國內層面來看,對受損者的補償機制可以降低不平等,降低國內社會對經濟全球化的抵制。例如,社會醫療保險、失業救助、再就業培訓等可以為失利者提供社會安全網。從國際層面來看,各國政府要積極推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構建更加包容的治理機制,尤其要加強國際發展合作,推動發展中國家的自主、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并不能夠因為不斷加劇的社會經濟不平等現象,而完全抵制經濟全球化進程,而是應該采取更加積極的行動,提升不同主體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的能力,并對受損者進行補償,讓更多人從經濟全球化中受益。
第二,中國正在探索開放條件下的包容性增長道路。中國是在經濟開放中實現包容性增長的積極探索者。李克強總理指出,“在世界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中,中國經濟之所以能保持平穩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包容性不斷增強。我們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順應新一輪工業革命大趨勢,抓住全球化潮流不斷地擴大開發,在發展戰略上體現包容,在體制機制上保障包容,在政策舉措上促進包容,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包容性增長之路。”這些發展戰略、體制機制和政策舉措集中體現在堅持把就業置于發展優先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廣泛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不斷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等。中國在通過自身的實踐和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探索一條符合中國的包容性增長道路。
第三,中國將繼續通過深化改革開放推動世界經濟的包容性增長。雖然世界經濟仍面臨不穩因素,中國經濟也面臨不少苦難和挑戰。但是,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李克強總理表示,接下來我們將全面深化改革,釋放更大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持續推進結構調整、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繼續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推動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積極主動擴大對外開放,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及時處置金融風險點,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中國政府向國內外做出的改革開放承諾,有利于外國政府和市場主體形成穩定預期。這不僅會增加中國對全球資金和技術的吸引力,還為自由開放的國際經濟體系提供了重要的穩定力量。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