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過后快遞包裹激增,野蠻分揀、個人信息安全等問題再次成為熱點。11月16日,國務院法制辦就《快遞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規定,快遞公司及從業人員以拋扔、踩踏或者其他危害快件安全的方法處理快件的,最高可罰款5萬元。此外,快遞企業還應建立快件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定期銷毀快件運單,確保用戶信息安全(11月17日《京華時報》)。
一直以來,野蠻暴力分揀和用戶個人信息泄露是快遞行業最為人詬病的兩大問題。此次,針對快遞行業的兩大頑疾,《快遞條例(征求意見稿)》中作出了極具針對性的規定。
其一,針對快遞行業野蠻暴力分揀現象,征求意見稿規定對快遞企業及快遞員作出處罰。此前,雖然快遞企業野蠻暴力分揀的消息屢屢傳出,一度引發輿論和民眾的熱烈討論,但對于如何處理類似問題,往往沒有了下文。顯然,由于當時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快遞企業及快遞員野蠻暴力分揀的行為無法得到有效約束,縱容了野蠻暴力分揀現象的滋長。此次征求意見稿中,對快遞企業的分揀作業作出了詳細規定,野蠻暴力分揀行為將受到嚴厲處罰,不僅依情節輕重將被處以罰款,還可能被責令停業整頓。如此,懲治野蠻暴力分揀終于有法可依,這對于規范快遞分揀流程,保護用戶快件安全,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其二,針對快遞用戶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征求意見擬規定快遞企業定期銷毀快件運單,確保用戶信息安全。此前,對于快遞企業如何處理快遞運單并無詳細規定,快遞用戶個人信息管理相對混亂,導致了出現運單單號信息被販賣的情況。用戶個人信息因此遭到泄露的事件屢有發生,由此引發了廣泛的質疑與不滿。如何有效降低用戶個人信息泄露風險,保障用戶個人信息的普遍安全,已成為快遞行業必須攻克的課題。對此,意見稿擬規定,快遞企業定期銷毀快遞運單,并將嚴懲泄露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此舉將有效遏制販賣快遞運單單號信息的現象,可以說為快遞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加上了一把鎖。
然而,值得警醒的是:僅僅銷毀快遞運單并不是保障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的萬全之策,具體操作過程中用戶個人信息仍然存在被復制并販賣的可能性。因此,全面規范快遞企業的用戶個人信息流轉程序,嚴防各個環節潛藏的疏忽漏洞,方能真正保障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不受損害。
總之,針對快遞行業當前最突出的兩大問題,快遞條例的最終實施將有望終結野蠻暴力分揀和用戶個人信息泄露亂象,使快遞行業的經營管理得到進一步規范,更好地保障用戶的快件品質和個人信息安全。對于互聯網時代飛速崛起的快遞行業而言,快遞條例絕不會是限制其發展的政策枷鎖,而將是對癥下藥根治快遞行業頑疾的一劑良方,通過有關部門的依法管理整治終將引導快遞行業走上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