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湖南一些負債嚴重的鄉(xiāng)鎮(zhèn)了解到,相關地方“打折收購”鄉(xiāng)鎮(zhèn)政府對個人欠條是門“生意”,一度欠條甚至還能折價買東西,成了地方“流通貨幣”。桃源縣農(nóng)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郭學兵告訴記者,桃源縣39個鄉(xiāng)鎮(zhèn)全部負債,負債總額達8.1億元,鄉(xiāng)鎮(zhèn)平均負債2025.6萬元。債權人多達21000多人次,絕大多數(shù)為當?shù)馗刹咳罕姟#?月20日《經(jīng)濟參考報》)
政務誠信是社會基本道德的標桿,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之舉,不少地方政府出現(xiàn)了“金錢”失守,“官賴”現(xiàn)象屢禁不止,作為誠信社會養(yǎng)成的“負能量”,“官賴”如何“耍賴”亟需定論,面對政府頻頻賴賬的“沉疴舊疾”還需直擊病灶,對癥下藥。
政府“打欠條”是官風“打折扣”,部分官員重視面子工程,迫切追求“面子政績”,未能綜合考慮實際經(jīng)濟情況,頻頻觸碰財政底線,做力所不及之事,且收入來源單一,坐吃山空,捉襟見肘時,便只管借錢,大膽花錢,卻不思還錢,甚至將“白條”轉嫁,授權置換折價商品,拿出“貨幣流通”的架勢,“官老爺”做派十足,當起甩手掌柜,面對債務擺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無畏姿態(tài),成了殃及政府失信失德的毒瘤病害,其行為不僅危害了公共道德,更觸犯了法律法規(guī)。
為官不為,是消極怠政的寫照,在其位謀其政,欠債不還還“劍走偏鋒”,搞歪門邪道,著實有點太奇葩。財務問題化作糊涂賬是制度漏洞長期不治的遺禍,嚴重危害了社會誠信道德體系,整飭官賴現(xiàn)象已是“箭在弦上”。
加強監(jiān)管,為政府打造制度枷鎖,才能為社會誠信的構建提供基礎保障,而給失信代價“加碼”也勢在必行,懲處力度不夠也是“官賴”盛行的重要緣由,只有從嚴處理才能“以儆效尤”,起到威懾作用,只有清風勁吹才能瓦解“官風不正”,杜絕官本位思想才能讓“官老爺”不耍賴。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