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我參加了哈爾濱市地鐵一號線定價聽證會,會后采寫了一篇報道《規定發言5分鐘 經營者代表僅用6秒》。這兩天,總有人問我:6秒鐘說什么了?
確實沒說什么,6秒鐘內,那位經營者代表自我介紹之后,然后就是做出了“票價基本合理”的表態。當天,做類似表態的人不止這位經營者代表,比如,用時8秒、15秒的其他幾位代表,基本也就是做了一個原則上的表態。如此之短的發言,與我之前聽說過的聽證會有點兒差距。
近年來,頻頻有這樣的聽證會新聞爆出:參會者因為發言時間給的太少而抱怨,參會者為爭取發言機會扔礦泉水瓶,聽證會代表搶話筒……總體給人的感覺是,聽證會給大家的時間太少了,人們的話總是說不完。
其實,8月6日的這場聽證會也絕非是一場平靜的聽證會。消費者代表中,有人親自踏查線路統計客流量,有人發放問卷通宵趕報告,有人訪問街坊鄰居同事朋友聽取大家的心聲,有人要求政府公開細化補貼……
與會者的關切之情,可見一斑。
只是我在猜想,為什么這位代表只做了一個6秒鐘的發言呢?
難道說當天的發言都和她的工作無關,那她來的目的是什么呢;難道說別人說的話,尤其是那些反對意見她都無從反駁,那原則同意的依據又是什么呢;難道說她的同意只是隨口一說,那這符合有關條例中對聽證會代表“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準則嗎;難道說她會前沒有做準備,那這與有關規定中要求聽證會代表“具有調查研究的能力”是否相悖呢;難道說她是在替別人代言,那真正想發聲的人是誰呢;難道說……
恐怕有太多的“難道說”要問了,恐怕這也是聽證會這種制度存在的意義之一——解答社會上存在的各種疑問,對各種不同意見做出積極回應。
在聽證會會場上無序搶話固然不值得提倡,但這“搶”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聽證會說的是大家關心的事兒,大家對這事兒也很關心。
開短會、說短話固然是件好事兒,但短得有些極端的發言是否也是一種不認真、不負責的表現呢?
只要是真話、有用的話,誰都不會嫌長。當然,發言更應該充分表達所代表的一方的意見和觀點,只有這樣,聽證會才有意義,才有價值,政府部門出臺公共政策才更有依據,這也是舉辦聽證會的初衷。
經常看報紙的人都知道,有時候,報紙版面不是排得滿滿當當的,一些該有字的地方沒有字刻意出現一些留白反而更令人忍不住琢磨其中的深意。
竊以為,聽證會6秒鐘發言后剩余的4分54秒時間不是在留白而是白留了。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