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慎樂觀”在今年世界經濟論壇冬季會議中頗為流行。政府首腦、機構掌門、商業巨擘以及知名學者,無論站在達沃斯雪山之巔抑或坐在攝像機前,都偏愛用兩頭堵的口吻點評全球經濟狀況———既對改善之處做出肯定,又對未堵之漏大呼當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的話很具代表性,她說2013年是“不成則敗”(m ake or break)的一年,但到底是“成”是“敗”,沒撂下準話。
公平地說,如此左右逢源的表態還真不是拉加德領著大家集體忽悠,只因后危機時代世界經濟的確陷入了復蘇緩慢且脆弱、不確定因素疊加、時刻都會產生蝴蝶效應這樣一種所謂“新常態”(N ew N orm al)當中。從近期看,這種態勢似乎更加明朗,貨幣寬松大潮再次席卷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間形成政策對沖,國際貨幣匯率異常波動,“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主義借尸還魂,針對新興市場的國際游資卷土重來……正因如此,國際社會才會產生比較雷同的中庸看法,即當前世界經濟特別是美歐國家,從多種指標上綜合判斷,至少比過去幾年要好,但能不能今年就實現轉折,卻很難給出肯定的回答。可以說,在沒找到最終解決方案之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等各種歷史遺留問題始終都是不知何時引爆的炸彈,既拖住了世界經濟復蘇的腿,又封住了一干經濟學家的嘴。
對于這種頭緒繁蕪且富于變化的“新常態”,更需要全球政策制定者加以平視,既不能只見其利、坐享其成而削弱乃至放棄現有刺激措施,避免前功盡棄;也不能刻意夸大風險,過度動用財政、貨幣刺激手段來追求短期效果而因小失大。只有正確審時度勢,對“新常態”進行剝洋蔥式的逐層解讀,及時、果斷地制定適宜對策,才能為經濟增長儲蓄新動能。
在“新常態”之下,全球經濟恢復增長的新動能來自何處?這是一個困擾政策制定者的難題。在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按照傳統思路,各國紛紛出臺刺激措施力圖為實體經濟“補血”,目前雖然止住了頹勢,但恢復增長卻缺乏新動能。究其原因,一是本輪金融危機的嚴重性和破壞度遠超預期,需要主要經濟體通過經濟結構改革才能逐漸修復,但這一過程緩慢、痛苦且代價同樣巨大;二是迷信傳統刺激手段,卻不知其已無法在“新常態”下開花結果,政策失靈風險越來越大;三是在尋找新動能的過程中,一些國家“有病亂投醫”,而另一些國家因為一、二兩點而無所作為。從全球化的視角來看,任何一個主要經濟體都不可能再依賴現有經濟增長模式向前發展,而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動能應是混合動力,既強調生產力的更新換代,如找到開啟“第三次工業革命”大門的鑰匙,又要求在生產關系上做出一系列重大調整,諸如福利、就業乃至生育制度等。
本次達沃斯論壇的主題是“為持久發展注入活力”。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認為,各國政策制定者在追求重要目標的同時需要具有適應外部環境變化、抵抗突如其來的沖擊并得以恢復的能力,同時,在面臨世界經濟逡巡不前,尤其是主要經濟體經歷經濟緊縮的新語境下,未來的發展依賴“活力”,這就需要大膽的遠見和更加大膽的行動。換句話說,就是在接受“新常態”的挑戰下銳意進取,為經濟增長積蓄新動能。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