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后的巴黎圣母院于12月8日重新開放,法國方面此前一天舉行了盛大的儀式,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儀式上致辭中代表法國人民向 “所有拯救、幫助和重建巴黎圣母院的人”表達了感謝,教堂外墻上則以多種語言播放著“謝謝”。在大火中尖塔倒塌、屋頂塌陷的巴黎圣母院,修復難度之高,一度被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巴黎圣母院得以浴火重生,是人多力量大的結果。
“建筑藝術一直是人類的大型書籍”,法國大文豪雨果在他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中這樣描述建筑對人類文明的價值。佇立于塞納河西堤島上的巴黎圣母院見證了法國歷史,它是法國人文主義精神的象征,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2019年遭遇突發火災之后,很多國家都為巴黎圣母院的修復工作伸出了援助之手,而中國是第一個與法國就修復巴黎圣母院達成政府間協議的國家,中國專家得以參與修復工程。今年2月,中國陜西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專家前往巴黎,中法聯合開展巴黎圣母院與秦始皇陵木質遺跡和土制遺址保護科學研究,這是國際上首次對巴黎圣母院炭化木樣本進行研究,中國專家是第一支登上巴黎圣母院塔尖的非法國專業團隊。
把秦始皇陵與巴黎圣母院放到一起,人們看到的往往是“不同”和“差異”,而一旦上升到文明層面,二者的共通之處則開始顯現:它們都是古老文明的象征之一,都曾遭遇過火災,都面臨復雜的保護工作,等等。也正是文明這根紐帶,讓中法人民在巴黎圣母院的“遭災”上有著跨越國界的感同身受。恰如中國近代儒家大師辜鴻銘在《中國人的精神》一書中所說:“世界上似乎只有法國人最理解中國和中國文明,因為法國人擁有一種和中國人一樣非凡的精神特質。”
實際上,中法圍繞巴黎圣母院修復工作的合作,只是中法建筑文物保護合作乃至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法國建筑是西方建筑藝術的代表,中法兩國傳統建筑不僅選材各異,風格也大相徑庭,但是兩國學者在相互學習中發現,兩國建筑藝術中的相似點超乎人們想象。比如巴黎圣母院上方的“梁架森林”實際上跟中國歇山式的建筑結構非常像,這就是交流互鑒的意義,在交流中相互促進、增進了解,使交流雙方的文明都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從而豐富人類文明的色彩。
這在今天尤其有著現實意義。自巴黎圣母院失火以來的5年多里,這個世界發生了很多事,比如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陷入僵持的俄烏沖突,以及中東重新燃起的戰火,等等。可以說,這個世界如同5年多前的巴黎圣母院一樣,亟需“修補”和保護。實際上,當巴黎圣母院的鐘聲再次敲響的時候,就已經證明了人類社會是可以通過團結和協作,讓“不可能”變成可能的,而這背后正是文明互鑒的力量。它表明,不同文明間的相互交流、學習以及合作,才是“修補”世界的正確方式。
此次新修復的巴黎圣母院做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安排。教堂尖塔頂部新的鍍金公雞像內部藏有一份寫有2000名參與修繕人員名字的羊皮卷,以紀念他們的工作。巴黎圣母院得以浴火重生,既源于法國自己的努力,也是國際多方通力合作的結果。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世界里,各國人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要打破文明的隔閡與偏見,避免文明的沖突與對抗,就需要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近兩百年前,雨果借《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善惡對比揭示平等的價值。今天,要了解各種文明的真諦,更需要秉持平等、謙虛的態度,摒棄傲慢和偏見,以包容開放的精神尊重彼此差異。巴黎圣母院雖然重新開放了,但它的完全修復仍需時日,這意味著跨越文明的合作還將進一步深化,而這樣的“修補”,世界還需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