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據新華社等媒體報道,父親因中風住院,兒子白天上班、晚上陪護,一年多后突發腦溢血去世。這樣一起病例,觸動了安徽省政協委員、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姚淮芳,她因此在安徽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提交了《關于解決住院患者陪護難問題建議》的提案,希望通過改革實現患者住院“零陪護”。
醫院要擔當作為
時本
不久前,一篇《人都送到醫院了,為啥還得請護工》的文章,引起廣泛關注。很多讀者支持取消護工、支持助理護士取代護工,同時表示“自己賺的錢不夠請護工”“護理就是護士該干的事兒,憑什么讓病人額外花錢雇”。此外,護工被家政公司壟斷、家屬鮮有選擇權以及護工服務標價和實際收取的價格不符,額外做一點事還要加錢等現象,也讓家屬很堵心。
坦率地說,當前醫院承擔住院陪護任務有難度。護士人手本就不足,再增加工作量,會更加忙碌。而且,推進住院陪護制度改革、建立強大的陪護人員隊伍,也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實現的。盡管如此,壯大陪護人員隊伍、提供住院陪護服務,醫院依然責無旁貸。2019年7月,國家衛健委等多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醫療護理員是醫療輔助服務人員之一,主要從事輔助護理等工作。同時明確醫療機構有培訓醫療護理員的責任。
住院“零陪護”是患者的合理訴求,滿足這一訴求,醫院要擔當作為。要加速培養醫療護理員,為住院陪護制定行業標準與制度規范。在管理層面,引進外包公司來承擔陪護服務時,醫院不僅要做好人員培訓和技術指導,而且要站在患者及家屬的立場上,對服務進行適當監督。做好住院陪護服務與醫療保險尤其是長護險的制度銜接,以及通過其它方式幫助民眾化解“陪護貴”難題,也應提上日程。
“護理險”要進一步完善
汪昌蓮
所謂“零陪護”,并非無陪護,而是通過醫院途徑提供陪護,不需要家屬提供陪護,家屬可以探視。至于推行“零陪護”所增加的患者就醫成本,可以嘗試通過長期護理險予以紓解。
早在2016年,人社部就發布了指導意見,在青島、上海等15個城市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探索建立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截至目前,試點城市已有49個,覆蓋近1.2億參保人。在首批試點城市成都,自2020年1月1日起,所有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員均可申請長期護理保險,無須額外繳費,重度失能人員每月最多可獲得903元補助。
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既是對民生難題的關切,也是引領相關制度和行業發展的重要一環。從試點情況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還存在制度基礎不完善、經辦管理專業化程度不高、專業護理機構良莠不齊、商業化長期護理保險市場培育不充分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制度設計和實踐探索。比如,可以借鑒一些國家的成功經驗,加快推動長期護理保險的立法進程;可以嘗試通過多種渠道籌資,同時秉持適度原則,保證整體的資金可持續性;建立全國統一的失能失智認定標準以及長期護理技術規范,等等。此外,還應強化財稅支持政策,鼓勵社會資本投向相關康養產業,比如可參照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對單位和個人購買商業補充的長期護理保險給予稅收優惠。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