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張國棟認為,然而穩投資不是僅靠有關部門一紙“批復”就能實現預期效果的。其中涉及了很多方面,而如何多措齊發解資金之困,更是尤為關鍵。除了政府以及相關企業的作為之外,還需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國家發改委7月初密集披露重大項目投資和企業債批復情況。據統計,今年以來,發改委批復的重大項目已經超過8000億元,企業債規模也已達數千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多地更加注重精準發力補短板,以及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民間資本。業內預計,下半年多措齊發解資金之困將成為穩投資的關鍵。隨著專項債新規的落地,基建投資將升溫。(7月12日《經濟參考報》)
穩投資關乎經濟穩增長。2018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我國發展現階段投資需求潛力仍然巨大,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大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加強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這些政策為穩投資指明了方向。
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批復的重大項目已超過8000億元,企業債規模突破7000億元。這是穩投資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補短板的重要抓手,更是惠民生的重要行動。
然而穩投資不是僅靠有關部門一紙“批復”就能實現預期效果的。其中涉及了很多方面,而如何多措齊發解資金之困,更是尤為關鍵。在筆者看來,除了政府以及相關企業的作為之外,還需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應當承認,隨著我國一系列鼓勵民間投資、支持民營企業的政策落地實施,民間投資保持良好增長勢頭,已成為我國投資的主力軍。但同時,制約民間投資增長的問題仍然不少,一些體制機制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部分領域對民間投資進入仍存在隱性門檻,融資難融資貴、成本高負擔重等問題仍然存在,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因此下一步,必須毫不動搖地引導鼓勵扶持民營經濟的發展,通過放寬市場準入鼓勵民間投資進入更多領域。要積極向民營企業推介項目,鞏固民間投資良好增長勢頭,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
一是抓長效,就是常態性地發布向民間資本推介的項目清單,對已公開推介的項目,明確支持措施,持續做好跟蹤調度和后續服務,使民間資本進得來、穩得住、能發展。二是優服務,就是進一步清理投資審批事項,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大幅度壓減項目審批時間,實行“清單化”管理。三是清障礙,就是繼續破除民間資本進入重點領域的隱性障礙,鼓勵民間資本重點投入國家重大戰略及補短板領域項目,鼓勵各地借鑒有關地方建立民營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等,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加大對民間投資的融資支持。
需要補充的是,穩投資重在精準有效,要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這一點,盡管已經形成共識,但也需要再次強調,以防止在實踐中“跑偏”。(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張國棟)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評論:穩增長要合理地穩投資
擺脫“后遺癥” 政府投資邁入法治化新階段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