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不同。我們的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體現了人民至上;我們的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這也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因此,讓人民擁有高品質的生活,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有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目標。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不同。我們的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體現了人民至上;我們的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這也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因此,讓人民擁有高品質的生活,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有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一項便是民生改善方面的成就。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5萬元,形成了超4億人的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新型城鎮化成效顯著,城鎮棚戶區改造3961萬套,惠及9000多萬居民,老舊小區改造惠及2000多萬戶群眾,1.8億左右的農村人口進城成為城鎮的常住人口。公共服務全方位普及,義務教育普及程度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0年。優質醫療資源輻射帶動效果明顯,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普遍增強。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鄉村振興向縱深推進,農村生活環境和農戶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改善。
進一步推進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式現代化,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其一,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近年來,我國在社會保障體系發展方面邁出堅定步伐,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流動人口參保率仍然處于較低水平,企業社保繳費合規程度也不高,這既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加劇了我國社保基金平衡的壓力。未來,我們需要加強新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推動企業年金等模式的發展,實費基、降費率,提高社保普及度,強化社保體系的可持續性。
其二,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用好分配工具,實現包容性增長,提升經濟發展的普惠性。要進一步優化稅收政策體系,根據收入結構適度調整個稅起征點,發揮最低工資、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體系的緩沖作用,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還要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拓展多元化的收入渠道。
其三,進一步完善產權保護體系,彌補因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產生的法律法規空白地帶,清晰產權界定與權責分配,推進司法公正,加強對有關部門的監督,構建更加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要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激發生產積極性和科技創新潛力。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之所以走得通、行得穩,關鍵在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造福人民作為現代化發展的方向。未來,我們還要繼續在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優化分配工具、完善產權保護等方面進行探索,讓人民群眾能更好地共享發展成果,從而積極投身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去。(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盤和林)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從三個維度理解中國式現代化
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實踐要求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