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對《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草案)》進行首次審議。條例草案直擊“黑中介”“群租房”“哄抬租金”“搶占房源”等住房租賃亂象,顯示了動真碰硬的決心。
住有所居是每個人的樸素愿望。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城區面積大,人員流動強,不論是剛剛工作落腳,還是家庭周轉過渡,都免不了要租房子。旺盛的需求催生了龐大的租房市場,但相關矛盾糾紛也居高不下。12345熱線接到的投訴中,房租暴漲、房東趕人、中介訛人等案例占比不低。可以說,規范租房市場,不僅是維護個體權益、夯實市民獲得感的切實之舉,也是保障經濟社會秩序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
此次住房租賃條例草案廣受關注,正在于其全面回應了現實痛點。具體來看,既有對傳統弊病的關注,如租金不能大漲、押金不能多收、管好“二房東”;也有對新興問題的警惕,如限制租金貸額度、嚴懲嚴罰“甲醛房”、刪除屏蔽網絡虛假房源。一套全面而系統的管理規范,不僅便于相關部門約束不法行為,更為全社會提供了“租房提示”,引導大家明確中介的職責與義務、房客擁有的權利、傭金押金的標準、租房住房的要求,等等,對防患于未然很有幫助。
客觀地說,住房租賃流轉率高、機動性強,又關涉房東、中介、房客以及其他多方的利益訴求,變量很多。這從根本上決定了管理好租賃市場并非易事。從過往糾紛看,中介在建立穩定租賃關系中是關鍵一環。中介機構固然為房東房客提供了很大便利,但也常常出現發布虛假信息、賺取差價兩頭吃、違規推銷租金貸、暴力驅逐承租人等問題。待到條例草案落地,相關部門在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同時,應當據此著重加強對職業中介的管理,清理一批害群之馬,進一步規范中介機構的資質審核,加強從業者的技能和法規常識培訓。
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不是一時之計、一時之策,而是實現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遠制度安排。近些年,本市針對不同群體的需求,不斷拓展途徑、創新模式,提供不同性質、多種層次的公共租賃住房。我們相信,隨著公共租賃住房達到相當量級以及全市統一租房“網簽”平臺建立,將給租賃市場立住“主心骨”,讓大家租得安心住得放心,讓這座城市的宜居成色越來越足。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