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來不曾停止對城市生活的美好想象。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正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法。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近幾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各盟市以“數智治理”為抓手,積極參與數字社會建設的探索和實踐。
呼和浩特城市大腦運行大廳(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年巍/攝)
塑造“思考力”:數字賦能讓城市“更智慧”
坊間有戲言,在呼和浩特,停車位都不是找的,而是搶的。
解決“停車難”問題,合理配置車位資源是個好選擇。“以前市民開車到了一個地方,不知道周圍哪里有停車場、哪里能停車,十分不方便。”內蒙古智慧青城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現在通過智慧停車系統,在“愛青城App”上能夠隨時隨地查詢周邊停車場,車場在哪里、有多少泊位、收費標準等信息一目了然,對于接入智慧停車系統的停車場,還能夠實時查詢其空余車位。
這個智慧停車系統正是呼和浩特城市大腦的一個應用項目。2020年10月開工,僅用100天,呼和浩特城市大腦即完成交付運行。呼和浩特城市大腦可概括為“1+4+N”體系,即由一個城市大腦智能中樞,感知體系、數據體系、安全體系和“愛青城”App四個基礎支撐,以及由此生成的N個智慧應用組成。
據介紹,呼和浩特城市大腦通過激活數據要素資源,以人與法人數據、基礎設施數據、城市運行數據為基礎,在支持賦能智慧綜治、智慧應急、智慧林草、智慧黨建等服務治理中體現大數據的精細化。
“在服務民生上,‘愛青城’App涵蓋了公積金、醫保、社保、文化教育等100余項業務在線辦理。這不僅為廣大群眾辦事提供‘一站式’掌上查詢、掌上預約、掌上辦理、掌上評價的全流程在線政務服務,還提供便民繳費、各類查詢等多項便民服務,真正讓群眾共享數字發展紅利,實現一部手機‘走青城’。”內蒙古智慧青城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道。
包頭市昆都侖區智慧·昆都侖-社會精細化管理聯動平臺的顯示大屏(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年巍/攝)
深耕“網格化”:激活基層管理“神經末梢”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
如果將社區轄區范圍想象成一張紙,就可以依據當地的地理位置、街區環境、人員情況,將轄區內位置相近、人員聚集、環境相仿的地方劃分為一個個網格。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來到包頭市昆都侖區友誼街道錦繡嘉園社區,黨委書記兼主任劉玉英談起基層的網格化治理感觸頗多。“我們的社區都劃分了網格,每個網格都有負責各項社區工作的網格員。之前,有居民反映樓底下練習太極扇的廣場舞隊,每天早上7點開始練,影響了很多人的休息。我們的網格員知道后,就找到領舞的隊長去協調,讓她們由每天7點半開始改為8點半開始練,由每天練改為周一到周五練。”劉玉英說,“現在,每一個樓棟都有一個微信群,居民可以隨時提問題,我們能夠及時看到并且去處理。如果處理不了,我們可以通過系統上報。”
網格化治理更高效,有賴于“智慧·昆都侖”項目。包頭市昆都侖區委常委、副區長壽蘭蘭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介紹,“智慧·昆都侖”項目于2020年3月啟動建設,項目軟件部分包括基礎平臺、社會精細化管理聯動平臺、AI視頻共享平臺和政企通等平臺。其中,精細化管理聯動平臺是通過建立區、街鎮、社區三級統一的聯動平臺,將專職網格員、部門網格員、部門聯絡員及全區各職能部門納入其中,實時梳理在網格化服務管理中了解到的群眾訴求,依托“網格+網絡”現代信息技術聯動解決。
如今,每個網格的網格員負責統計網格內人口、企業、黨組織相關情況。上級機關制定的各項政策,街道交給網格員來分別落實,并對落實總體情況進行監督指導。“我們的居民感覺有靠山了,有什么問題都能找到相關部門幫忙解決了。”劉玉英說。
包頭市“24小時警局”微信公眾號截圖
借力“大平臺”:為民服務24小時“不打烊”
網友“勇勇”:稀土路和阿拉坦大街的紅綠燈已經壞了,請派人過去看看。
交管指揮中心:您的問政發帖已被交管指揮中心重新報送,并交辦給交管科技大隊處理……
這樣的對話并不是出現在某個論壇,而是在很多包頭市民每天愛刷的網紅微信公眾號“24小時警局”里。
這個警局可不是人們一般印象中的警局。包頭“24小時警局”通過群眾普遍使用的微信公眾號平臺,加掛可以互動的微社區,以“互聯網+黨建+警務服務+政務”的“1+N”服務模式為設計理念,開通了“110”“交管業務”“戶政業務”“12345”等12個板塊。
從2017年12月正式上線到2021年4月20日,經過三年多的運行,包頭“24小時警局”入駐單位243家,成員數量183.87萬人,發帖數量73.65萬,瀏覽量20.7億次。
“包頭市的總人口數是280余萬,這就是說,現在包頭市每家每戶至少有一個人是我們的粉絲。”包頭市公安局政治部新聞宣傳科副科長常樂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介紹了“24小時警局”的運行情況,“老百姓隨時在平臺發帖咨詢求助,我們及時分流、處理,平臺‘吸粉兒’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如今,發帖辦事兒已經成了包頭市群眾的日常生活方式。”
據介紹,包頭“24小時警局”運行以來,廣大人民群眾積極主動舉報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的熱情被有效激發。曾經久打不絕的利用賭博機開設賭場現象,在網友發帖舉報后,僅一個月便銷聲匿跡。
常樂表示,這個平臺讓他們服務群眾的水平提高了,辦事效率快了,群眾辦事成本降低了。未來,他們將繼續以群眾的需求為改進方向,持續優化平臺功能、擴大服務范圍,用實際行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年巍 王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