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的一個經濟大省,江蘇省的地區生產總值多年穩居全國第二。近年來,江蘇省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以創新舉措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近日,“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江蘇蘇州和徐州,實地感受吳韻漢風之地的創新力量。
產業升級 創新引領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1963年,新中國第一臺5噸汽車起重機在徐工集團的前身之一——徐州重型機械廠誕生。而徐工集團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3年成立的魯南第八兵工廠。幾十年過去了,作為徐州人民驕傲的徐工集團,正不斷刷新著移動式起重機的起重世界紀錄,目前已達到2600噸。新時代的“中國制造”,正在轉變為“中國智造”。今天的徐工集團,通過運用5G和大數據技術,以“智”賦能全價值鏈,已將“徐工智造”推進到4.0版本。
圖為徐工5G全價值鏈智能工廠里的“智慧云”展示屏。(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攝)
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部長李忠福向記者介紹說,徐工5G全價值鏈智能工廠目前建立了10條智能生產線、4個智能車間,使產能、質控、效率等方面的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該工廠也先后獲評國家智能制造標桿、國家級試點示范工廠和綠色工廠。徐工集團成功打造的“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成為排名前三的國家級雙跨平臺。
“‘徐工智造’的不斷迭代創新,也是當下我國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大潮的縮影。”李忠福表示。
不僅機械企業,醫藥企業同樣是“中國制造”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2011年成立于蘇州工業園區的信達生物制藥集團,憑借卓越的創新能力,實現了高速發展。該企業開發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產品,獲得了國際國內市場的認可,已被認為是中國生物制藥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創新生物藥企之一。
據信達生物制藥集團首席科學家陳炳良介紹,在其6000多人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中,研發人員有1500多人,博士、碩士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以上,海外歸國專家及具有國際制藥集團工作經歷的人員有2000多位。
“在公司成立之初,我們就樹立了這樣的理念:我們做的抗體藥,既要質量好,又要讓百姓用得起。”陳炳良表示。
區域協調 對外開放
位于長江入海口南岸的太倉港,古稱劉家港,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我們一直在講,太倉港是‘江尾海頭’第一港。”太倉正和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部經理徐寧龍笑著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說,太倉港是上海港在長江上的唯一江海中轉平臺,也享受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航線資源的“溢出效應”。
2021年6月28日啟用投產的太倉港集裝箱四期碼頭,是全國內河及長江流域首個堆場自動化碼頭,配置了15臺無人雙懸臂梁自動化軌道吊。軌道吊通過AR和人工智能技術自動識別集卡位置進行裝卸操作,相較傳統作業場景,可減少設備作業人員約70%,提升作業效率約20%。
圖為太倉港龍門吊。(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攝)
據了解,2021年太倉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703.8萬標箱,躍居全國第8、全球第25位;貨物吞吐量完成2.43億噸。今年1-7月份,太倉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445.5萬標箱,同比增長15.4%;貨物吞吐量完成1.5億噸,同比增長10.3%。“我們正在加速推進滬太同港化進程。”徐寧龍表示。
和“江尾海頭”的太倉港一樣,“地利”對于淮海國際陸港也很重要。
“徐州開行中歐班列的最大優勢,就是靠近沿海。”徐州淮海國際陸港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品表示。
從淮海國際陸港進出的中歐班列,是徐州加快融入“一帶一路”、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節點城市的核心載體和重要開放平臺。據了解,2019年至2021年,徐州中歐班列連續三年年開行量增長超100列。自2015年首開以來,累計開行近1200列,年開行規模已超400列。預計到2025年,徐州中歐班列年開行數量將達到800列。
“我們正在持續深度推動淮海國際陸港和連云港海港的雙港聯動,加快構建具有班列特色的多式聯運體系。這也是我們的創新之處。”呂品認為,徐州中歐班列的蓬勃發展,也有助于提升徐州物流樞紐對蘇南、蘇中地區的輻射力和吸引力,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社區之治 智慧賦能
新時代的社區,是面向全齡人口的美好生活共同體。“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把社區工作做到位做到家,是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關鍵。
位于昆山市陸家鎮的鄒家角社區,由14個小區組成,常住人口1.1萬人,其中志愿者規模就達到了500多人。據了解,自2017年起,鄒家角社區通過創新工作方式,徹底改變了此前小區環境臟亂差和居民投訴率居高不下的狀況。
“我們在百姓的家門口建立了黨群服務點,讓群眾辦事更加便利;通過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組建了志愿者隊伍。無論疫情防控、垃圾分類、假期為孩子們組織公益活動、老人日間照料,還是其他社區服務,志愿者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鄒家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江玉琴對記者說,“社區事情很多,只有引導更多居民參與進來,才能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社會治理是一門科學。位于徐州市鼓樓區環城街道的米蘭社區,下轄兩個小區,常住人口超過7000人。得益于鼓樓區“智慧社區”平臺建設,米蘭社區居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現在領取尊老金特別方便,在家里就能認證完成,不用再像過去那樣跑腿了。”米蘭社區居民彭琳告訴記者。她的父親年滿80歲了,按照當地規定,每月可以領取固定的尊老金。只要點開“智慧鼓樓”微信公眾號,登錄“智慧社區”平臺,按照流程進行操作,幾分鐘就能完成認證。
在米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居民可以使用自助設備,將需要了解的各部門辦證流程在線打印出來。(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攝)
據了解,米蘭社區率先在徐州市推行了全科社工“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服務模式,居民線下辦理綜合業務只需要到一個窗口,居民線上進入“智慧社區”平臺就可辦事。這極大地提高了社區工作效率,方便了群眾生活。“在工作中,我們充分利用‘智慧社區’平臺服務好廣大居民,特別是‘一老一幼’。” 米蘭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于國英表示。(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 張相成)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