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山水詩,村村寫意畫。”互聯網上,浙江的農村自帶流量?吹酵晟频幕A設施、整齊美觀的民居、愜意的生活環境,不少人感嘆,“這才是向往的田園生活!”浙江的農村為何令人驚艷?日前,“理響中國·人民至上@中國式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調研采訪團走進浙江溫州、臺州等地的鄉村,一探究竟。
溫州市鹿城區山福鎮驛頭驛陽村掠影(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臺州市天臺縣街頭鎮后岸村掠影(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其實,浙江很多農村地區也不是天生的“綠富美”。20年前,溫州市鹿城區山福鎮驛頭驛陽村還很窮,為了謀生,不少村民到國外去闖蕩;溫州市洞頭區東岙村也只是個小漁村,村里沒有其他產業,村民只能以打魚為生;臺州市天臺縣赤城街道塔后村,村里一窮二白,村子一文不名;而臺州市天臺縣街頭鎮后岸村更是窮得叮當響,家家戶戶打石板,很多村民不幸患上了矽肺病。
溫州市洞頭區東岙村一隅。村子地處海邊,為了防洪抗臺,村民們曾用石頭砌房,房子之間也挨得很近,所以當地有“路像褲腰帶,瓦片石頭蓋”的說法。(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臺州市天臺縣街頭鎮后岸村內的雕塑,展示了過去村民打石板的情景。(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俗話說,窮則思變。2003年6月,浙江省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自此之后,從推進廁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推動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到促進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開發農業產業新功能,再到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鄉村治理效能,一項項措施下,浙江萬千鄉村完成美麗蝶變,展開了一幅幅村容整潔、創業增收、鄉風文明、宜居宜業的壯美畫卷。
臺州市天臺縣赤城街道塔后村一隅,一眼望去,白墻黛瓦,一排排整齊的民宿沿街佇立,幾乎家家戶戶門前有樹有花。(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溫州市洞頭區東岙村沙灘一隅(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如今,驛頭驛陽村改善了基礎設施,開設了5G云診室,讓村民足不出村就能看病拿藥;東岙村修復沙灘,搖身變為“網紅村”,讓碧海藍天也成為金山銀山;塔后村美化環境后,打起了康養牌,并借音樂節等活動“出圈”,吸引不少年輕人返鄉;后岸村則從“賣資源”走向了“賣風景”,在體育產業的帶動下,探索出一條共富新路徑。
溫州市鹿城區山福鎮驛頭驛陽村的5G云診室,村民在這里刷醫?ê,可以測量血壓、心跳、脈搏等常規數據,還可以遠程視頻問診,自助到藥柜里取拿常用藥品。(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之江大地成為現實。2002年的浙江,僅有約4000個村莊環境較好,其余3萬多個村莊的環境普遍較差。而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已有90%以上的村莊達到了新時代美麗鄉村標準。環境變美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2022年,浙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5元,比全國平均水平(20133元)高17432元。
臺州市天臺縣赤城街道塔后村的音樂舞臺(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12月17日,臺州市天臺縣街頭鎮后岸村的體育館內,不少人正在打門球。(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步履不停,未來已來。據了解,在深化“千萬工程”、推進共同富裕的進程中,浙江省已大力開展未來鄉村建設工作。未來鄉村建設以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為方向,到2025年,浙江省計劃建設1000個以上的未來鄉村。(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 年巍 王巖)